小米logo改个圆角就花了200万,现在回头看,还真不是忽悠!
我在上一篇文章中有讲到雷军的营销能力非常强,把新车的开局拉到了友商羡慕的地步。但对于消费者来说,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记住了它的外观和价格,为什么这2点很关键?身为一个设计师,我想从我的专业角度聊聊这个话题。
最近有一条新闻挺有意思:“高速堵车现场秒变SU7车展上热搜,拍摄者:连小孩都能叫出小米”。可想而知,小米汽车的视觉特征得有多么明显。
图片来源网络
小米SU7的外观很像保时捷帕拉梅拉/Taycan,不少网友给这款车小米su7起了个外号叫做“保时米”。先不评论对于一台新车制造商来说蹭百万豪车的热度到底好不好,但这个外观是真的被记住了,以至于小孩子都一眼认出来。这种视觉印象的东西,从专业角度讲就叫视觉锤。
小米SU7
保时捷帕拉梅拉/Taycan
那什么是视觉锤?
视觉锤是市场营销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一种能够深刻影响消费者认知、产生强烈印象并与品牌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视觉元素。这个概念最初由广告大师劳拉·里斯和阿尔·莱斯维斯克提出,并在他们的著作《22 Immutable Laws of Marketing》中得到了阐释。视觉锤通常是一个图像、标志、符号或者形象,它能够在消费者的心智中与品牌深深烙印,成为品牌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还是拿小米举例,大家还记得之前小米找原研哉给小米做品牌升级吗?最后很多人都在嘲笑大师就是会讲故事,说忽悠了人家雷总,一个圆角修改耗时3年收了200万元。
但回头看,还真不是忽悠。要知道对于一个已经有10年的成熟品牌来说,小米之前的Logo已在大众印象中形成了较强的认知度,大刀阔斧的改动反而会削弱品牌资产。这次的修改更多是意义赋予,提升逼格和调性。
这种圆润的小米logo,当时非议很大,但回头看,确实在各种场合看着更舒服了,不得不佩服大师就是大师,几百万花得值。其实也合理,雷总聪明着呢,他可没那么好忽悠,原研哉讲的那个故事也确实远远不止那么多钱。
实体店
用在车上
现在再用到车上或实体店上,其实都会感觉比之前的要好。在用户有限的心智记忆中,不要随便把好不容易积累起来的符号记忆自己毁掉。这某种程度上来说,也算是一个已经打造好的视觉锤,不要轻易被打破的例子。
除了小米,还有很多很经典的视觉锤的例子,相信你也会印象深刻。在它们更新的历史中,同样会一直保留最核心的图形语言,然后不断做精简,比如去掉文字,把图形设计的更简单。
比如耐克的“勾子”,也是从有文字到无文字的转变,但一直到现在都没有变的就是那个“勾”,它就像是一个锤子一样,深深的砸进你的脑子中忘不掉。
再比如苹果的“咬痕”,形状有别于一般的苹果,代表着创新、科技和时尚。基本上你看到这个被咬的苹果,大概率会想到苹果的产品。
可口可乐的“红白相间”,经典的颜色搭配。虽然在早期形式不是太固定,但到了后期基本上不管怎么改,都离不开经典的配色,基本上只要看到红白相间的设计,就容易想到它。
麦当劳的“金拱门”,这个图形在演变的过程中,也一直没有放弃核心的图形。
奔驰的三叉星,也是大家容易记住的符号。
到了现在,很多公司喜欢用动物来制造视觉锤,比如腾讯的视觉锤是一只企鹅,
京东的视觉锤是一只狗,
阿里直接整了一整个动物园(记不住,我就不放图了)。
以上这些案例都展示了视觉锤在品牌塑造和市场营销中的重要作用。这些视觉元素不仅是品牌形象的核心,还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帮助品牌脱颖而出,深入消费者心智,形成品牌忠诚度。在市场营销策略中,对于视觉锤的精心设计和有效运用将成为品牌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那如何打造视觉锤?总结起来有6个关键点:
1)符号要独特且易于识别,能让消费者一眼就能记住。
2)视觉锤应该能够体现品牌的核心价值和理念,与目标受众建立情感共鸣。
3)视觉锤应该简洁明了,易于理解和记忆。
4)视觉锤应该在品牌的各个方面多的使用,包括产品、包装、广告、宣传等。
5)持续的使用某一视觉元素,让消费者形成认知惯性。就像我们用锤子时一样,需要反复敲打,哪怕力气并不大,也能把钉子打进去。
6)视觉元素与品牌的语言钉必须有强关联性,锤头是否能瞄准钉子比用多大的力气更重要。
总的来说,视觉锤是一种强化品牌语言定位概念的视觉工具。通过视觉锤与语言钉相互配合,语言钉是植入顾客心智中的文字语言,即广告词;而视觉锤则是通过视觉刺激消费者的情感诉求,并把语言钉锁定在顾客的心智中。
用这些工具,目的就在于捕获消费者的注意力并抢夺认知资源,从而帮助品牌塑造更好的形象并占据消费者心智中的位置。所以说,不是每次优化设计就要大改,而是要建立在用户已有的心智基础上,克制而平衡的去优化方案,目标是收获商业上的成功。
你可以回想下,你还见过哪些视觉锤?欢迎留言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