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产品经理应该具备哪些能力

     分类 [产品经理]
2022/11/23 17:40:38 浏览量  547 喜欢  35
导读:多大公司的 CEO 都是出自产品经理这个岗位,比如乔布斯、马化腾、周鸿祎、雷军、丁磊……这些人无一不是产品经理中的佼佼者。本篇我们就来介绍一个优秀的产品经理需要具备哪些能力

优秀的产品经理应该具备哪些能力

产品经理就是一个复合型的岗位,以至于目前还没有高校专门开设产品经理课程 —— 因为很难和某个专业对应起来。而这也恰恰是产品经理职业发展的潜力所在,正是因为产品经理的全面性使得产品经理更有可能成长为公司的战略管理层人物。可以看看很多大公司的 CEO 都是出自产品经理这个岗位,比如乔布斯、马化腾、周鸿祎、雷军、丁磊……这些人无一不是产品经理中的佼佼者。本篇我们就来介绍一个优秀的产品经理需要具备哪些能力

战略思维

战略思维通常是产品总监级别思考的问题,但是不要因为你不是产品总监就忽略了这一点 —— 如果忽略意味着你的职业天花板非常低。产品经理本身就需要思考产品的价值、可行性。产品的价值和可行性就需要战略思维支撑。总的来说有三个方面:

站在老板的角度想问题:作为企业,做一个产品最终目的肯定是盈利。我们需要经常思考设计的产品如何实现商业价值。举个例子来说,国内很多的软件都是免费的,企业不会做亏本的买卖,那我们作为产品经理就需要思考怎么拓展免费软件的变现途径

做正确的事:这一点非常重要,不同的两辆车,一辆奥迪,一辆奥拓,从武汉开往北京,哪一辆会更早到达?很多人会不假思索地回答是奥迪。事实上,正确的回答是:选对路的那一辆。很多时候先,选择比努力重要,做正确的事就是在众多选项中选择正确的那一项。同时,如果真的发现选错了,应该及时止损,重新来过。

商业思维

商业思维意味着我们需要从整个产品的商业路线来考虑问题。商业从本质上说其实就是下面三个环节:

而围绕这三个环节则衍生出商业画布。商业画布一共有九个要素,如下图所示

创造价值

创造价值对应商业画布,回答了下面几个方面的问题:

  • 价值主张:你的产品能够响应哪些用户需求,解决了他们问题,为用户带来了什么价值。
  • 客户细分:产品面向的客户群体是什么样,产品设计上能否适应他们的使用习惯。
  • 关键业务:哪些业务是你产品的核心抓手,这些业务应该能够长期吸引客户,并保持已有客户的粘性。
  • 核心资源:很多产品大家都能做,为什么你的产品能够成功?这就需要梳理出优势核心资源,并利用好这些核心资源创造更大的价值

传递价值

传递价值从字面上理解就是将产品的价值传达给客户,这里包括了如下几个方面:

  • 渠道通路:你的产品以什么方式让客户知道?是广告、自媒体还是社群?在做产品的过程中要提前考虑产品的传播渠道,并能够数据化测算每个渠道的曝光率、转换率、收益率等等参数。
  • 客户关系:很多时候做产品的很少考虑客户关系,而客户关系对产品的口碑非常重要。一个好的产品经理在对接客户的时候不仅仅能够将客户需求理解清楚,甚至还能够洞察客户的业务,为客户提出更优的解决方案。怎么去衡量客户关系,一个最好的指标是 NPS(Net Promoter Score,净推荐值),NPS 是指客户向其他人推荐你的产品可能性的指数。净推荐值是等于推荐者所占的百分比减去批评者所占的百分比,一般来说20%算不错的了。做好客户关系是营造好的产品口碑,打造产品口碑的最佳途径。此外,优秀的产品体验实际上是一种维护客户关系的手段,好的产品体验能够减少客户的挫败感和对产品的好感,让客户自然而然喜欢上你的产品,主动地喜爱那个同行、身边的朋友推荐产品。
  • 重要合作:重要合作可以理解为产品的生态。当前很多产品开始围绕某个生态打造或自己打造生态,这也是近几年来为什么低代码、无代码以及开放平台兴起的原因。没有一款产品能够满足客户的所有需求,这个时候你可以引入生态中的合作伙伴,通过他们满足客户的一些个性化需求。比如你做供应链的产品很出色,那么你应该专注做供应链。而对于某些客户需要有电商平台的需求,完全可以交给一些电商平台来做,或者打通淘宝、京东平台来完成。扩大生态圈实际上会扩展你的产品影响力,这一点在微信上非常明显,微信一开始是比较封闭的,直到公众号的推出,引入了内容生态,让公众号运营者通过主动转发自己的内容和服务扩大了影响力。接着是小程序,进一步扩大了微信平台的影响力。到现在,微信已经是一个航母级的应用,国内尚没有能够撼动其地位的应用。

获取价值

获取价值从最终目的上来说是实现商业变现。但是仅仅是变现还不够,还需要考虑收入能不能覆盖成本。因此,实际上获取价值是需要从收入和成本两方面考虑的。早几年的移动互联网火热的时候,很多产品是流量为王,借着资本的力量疯狂扩张,仿佛是只要平台的用户量到一定程度自然而然就可以盈利一样。结果是一地鸡毛,移动互联网热度持续下降。

一个企业的产品不以盈利为目的那就是耍流氓。没有盈利,意味着对企业主不负责,意味着对投资者不负责,更意味着员工的安全感会很低,团队的稳定性也十分受影响。因此,在产品规划之初就应该思考产品的商业变现模式,盈利方向,为产品规划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黄金法则

在这里推荐大家一个产品设计的法则,称之为“黄金圈法则”。黄金圈法则与我们传统的思考方式不同的是,它是以终为始来思考的。通常我们的思考方式是:这是什么产品,我们怎么做的,为什么要做这件事。而黄金圈法则推荐的是先从目的出发,也就是: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怎么做,做完之后的成果是什么。我们以苹果手机为例看这两种思考方式的不同(案例出自《Start with Why》一书)。通常我们会这么介绍:

  1. What:我们要做世界上最好的手机;
  2. How:这款手机要设计精美、使用简单、界面友好;
  3. Why:你要买一台这样的手机吗?

这样的表述其实你看完不会有太大的触动,因为前面已经都描述完了。那么看一下黄金圈法则的方式:

  1. 我们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为了创造更好的生活方式;
  2. 我们创造更好的生活方式,是通过将科技产品设计得使用简单、交互友好、外观精美;
  3. 现在,我们做出了世界上最好用的手机,你想尝试一下吗?

这样的方式实际上会激发你的好奇心,吸引人们的不是你做了什么,而是你为什么这么做。这也是我们做产品的时候为什么要带着场景的原因。只有带着场景,才能够知道产品某个功能设计的初衷,才不至于偏离最初的轨道。

商业思维还需要经常去了解行业和竞品的动态,也就是需要洞察行业和做竞品调研。我们需要了解当前行业所处的位置以及竞品优劣势,进而顺势而为,做出更好的选择。这方面,Gartner的技术发展趋势,国内的亿欧、36氪都是了解行业不错的途径。

总结

作为产品经理,注定要成为一名多面手。而对于初入职场的人来说,很多时候都是埋头理需求、画原型、写文档,以至于投入思考的时间很少。这种工作习惯对职业发展来说非常致命,因此,产品经理一定要给自己安排学习、思考问题的时间。通过学习扩展自己的视野,通过思考提高自己的层次,这样就能够一步一步往上走,最终能够成为和战略层对话的人,甚至是战略层的一员。

内容摘自产品海豚湾公众号

 

  • 打赏支付宝扫一扫
  • 打赏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微信公众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