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模型怎样赋能 O2O 与 OTA 搜索?用自然语言提问拉平高级搜索技巧
最近在犬校发了一帖,吐槽点评的数据非常强大,但用户找店的入口非常分散。很多很高价值的找店场景,别说浅度用户不会用,我他妈都不会用。很多点评首页首屏、频道首屏入口,我这辈子都没点开过。
但用户找店的场景的确太分散了,我一时间也没想到怎样优化到一条简洁的主路径上。
6 月去天津看童漠男的脱口秀(最近一个月跳城看了 8 场线下专场),忽然想到,大模型问答实时生成攻略 3.0 来劲……
举例:天津南站附近有什么好吃的煎饼果子!这是我自己的真实场景,语音提问(豆包的语音交互体验绝佳),实时生成 POI 列表+笔记列表,接着不断地引导用户延伸提问,生成更符合实时需求的推荐列表。
试想一下,“大模型语音问答” 可能是点评找店的最佳路径。我想了想平时怎么用点评找店,都可以套进这一条简洁的交互流里。自然语言问答迅速拉平门槛,让哪怕小白用户也能深度使用点评(对日活贡献巨大),让点评的结构化数据发挥最大价值(对品牌与价值贡献巨大)。
所以,大模型对于点评和携程都是利好。
大模型最擅长做的事情,就是理解输入的语料,也理解自然语言的提问,基于语料进行强逻辑、强总结的回答。
我代入自己的场景,觉得找店,找酒店,都套得进去。来回几轮自然语言回答以及启发式提问,比摸索筛选项舒服很多。
这个动作,看起来只是对老用户提效?不是的,最大的价值是许多用不好筛选器的浅度用户,可以在大模型加持下,获得和深度用户一样的体验。
比如我经常吐槽点评的 APP 信息结构还停留在 2016 年分类网站的水准,高价值的信息分散在各个入口里,有的入口我都不会用,不常用,想不到。但自然语言提问可以在一瞬间将所有用户的搜索技巧拉平,为浅度用户赋予深度使用的价值。
这一点,对点评 APP 尤其重要。毕竟订酒店是刚需,找店不是——培养浅度用户在点评找店的习惯很慢,很难,简化找店交互可以快速弥补这个缺口。
2015 年,我在携程做过周末生活与周末酒店,发现许多用户在找周末酒店方面有需求,但迷失在复杂的筛选器里。那时我很难优化这个筛选器,现在一定会用大模型来实现自然语言问答。这类非刚需的订酒店场景,对于携程亦有一定的业绩提升空间。
犬校同学提问:
一直好奇小红书的回答结构化程度高,搜索心智强,为啥小红书没有做这个能力?
我:点评也好,携程也好,大模型加持的优势是,把复杂的搜索条件用自然语言来实现,让浅度用户也能实现深度用户的高级搜索功能。搜索返回 SKU 列表,一方面 SKU 才能满足精准的搜索需求,另一方面搜索商品不可能快速命中,必然有多轮的筛选。
但小红书的搜索,瓶颈并不是搜索条件的复杂化。UGC 内容结构化不可能与 PGC 商品相比,用户对内容的需求也相对模糊。增加高级搜索条件,返回笔记列表,并不会帮助用户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内容。
因此,大模型对搜索交互的简化,这个能力放在小红书上帮助并不大。
另一位犬校同学有不同意见:
我:假定你的观点成立,继续往这个方向聊,大模型替代的是什么?看上去是收集垂直数据,以数据为竞争力提供搜索结果的生态。
点评,携程,是国内最典型的两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