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落差,微信又一个“逆”更新。
产品离不开体验,体验离不开UI。
最近公司业务进展不达预期,按照历史惯例,攘外必先安内,业务对外部市场的失利,最终总会归到是产品设计的太过垃圾。
于是,全会通过决议:要把经济建设转移到整肃产品上来。
不过,在这场轰轰烈烈的整风运动中,我却意外发现了团队的一个致命bug,即,大家对UI设计普遍存在认知偏差,更不要说基础的知识储备了。
比如,反映在原型设计上,大多产品同学呈现的只是业务功能的堆砌,丝毫没有界面条理和交互设计。
别问,问就是产品经理不是画原型的——老子是基于市场洞察,是对业务场景进行抽象的伟大设计师,画图算个6啊。
原本镜同学还在想,这到底是法律的缺失还是道德的沦丧?到底是个人偏见还是行业通病?
直到上周,我在同多个应聘者面试交流时找到了答案。
因为只要我聊到高保真设计时,毫无意外,这些高产候选人就开始抖腿,似乎高保真三个字是电源开关,个个都义愤填膺地表达了对原型设计的“不屑一顾”。
似乎但凡多思考一点页面布局、多加一个交互设计那都是不务正业,更别提高保真了,那简直就是对高产title的大逆不道。
不仅如此,脉脉上也是随处可见对“高保真”的偏见,似乎产品和UI设计天然就应该隔着一道鸿沟,谁要是想填平丘壑,那就是背叛祖师爷。
高产尚且如此,何况刚入门的产品同学呢。
周末,我重新阅读了小龙哥的经典之作——《微信背后的产品观》(点击原文链接,星球福利:免费下载),却发现祖师爷从未说过割裂,反倒是一直在强调产品经理应该多了解UI设计啊。
我觉得所有的产品经理多多少少都应该懂一些UI,懂得越多越好。因为产品是离不开体验的,我们不能脱离体验去谈一个产品。
而体验是离不开 UI 的。
UI 是围绕特性的,而不是特性围绕 UI丨我们包括我自己都会经常犯这样的错误:有时候有一个很好的 UI 点子,会为了这个点子去编一个功能出来。而在 UI 里面最重要的是条理清晰。
有时我们会误认为 UI 就是怎么把用户界面表现得更绚丽一些,但是所有的视觉表现都不如条理清晰重要。
以上,节选自《微信背后的产品观》
为了说明产品经理懂一些UI设计有助于用户体验,小龙哥还特意举了一个反面例子,下图是彼时微信产品经理在设计发送图片时的界面交互,大家可以看下,是不是用户体验很糟糕呢?
图-↑ 多按钮导致用户混乱丨来自《微信背后的产品观》
当然,有的同学可能会说,那这不应该就是UI设计的工作嘛,这样说表面似乎没错,但你忽略了产品经理的内核:服务用户、创造价值。
是的,创造好的用户体验本就是我们的核心工作,我们要对用户体验整体负责,这是产品应有的价值观和格局,而我们如果能多懂一些UI设计、交互设计就更容易创造好的用户体验。
事实上,体验无处不在,它藏于细节之中,同样需要耐心和洞察,离不开跨学科的融合,把自己封闭在产品边界之中显然不是破局之道。
因为,极致的用户体验深度依赖多元化的知识体系。
其实,镜同学更想说的是这背后的思考,因为我上周在评审团队产品设计时看到的不仅是产品经理对UI设计、交互设计的匮乏,更多的是大家对体验设计的轻视,这与我们应有的匠人心态背道而驰。
我举个例子。
我们一个同学在进行“社区内容”板块的相关设计,其中在“评论”功能的设计界面上就很粗糙,表现在原型缺乏条理和层次,仅仅只是一个单行输入框——是的,点击“评论”按钮,就只是一个单行输入框。
抛开富文本、表情、收藏等产品架构不说,但只是看到“单行输入框”这个毛坯房,我就深感体验之路任重而道远。
我引导着问他:你有没有看过类似的“评论”设计?从用户体验角度来看,为了更好地提升用户输入时的体验,咱们可以做哪些改变呢?
他倒也很痛快:那不是我的事儿,那是UI设计的工作。
嚯,体验成了UI设计的工作,这让我实难苟同啊。
我们不妨先给个参考答案:
首先,C端用户评论的触发场景在移动APP上,其输入文字可能多达百十字,如果只是一个单行输入框,则在查看、修改时都很低效,体验很差,甚至会让用户放弃评论,降低该功能的使用比。
事实上,随便找一个内容产品看看,都会发现基本都考虑到了这个场景,要么输入框是多行自适应,要么直接可以全局放大输入,比如,豆瓣、今日头条的评论,都是如此。
这些都是被检验出来的体验设计,而遗憾的是,我们却还不自知。
图-↑ 今日头条丨评论输入时的用户体验
其实,在体验设计上大家要如履薄冰,每个设计在迭代前都应该充分考虑可能对用户体验造成的伤害,因为,过往的体验优势一不小心就可能被断送。
还是以上述的输入体验为例:
镜同学注意到,微信前不久热更新了公众号的用户留言功能,新的热更新虽然变动很少,但我觉得却让用户的输入体验极速下滑。
简单来说,之前的留言输入方式是多行文本,用户可以方便查看、修改已输入内容,而新的变成了极短的单行输入框,你压根看不到刚才输入的内容,以至于有同学吐槽不想再留言。
有的同学可能会说,这样可能会更简洁啊,引导用户快速输入提交,退一步讲,就算如此,是不是也可以借鉴头条、豆瓣等留言输入交互,增加拓展显示的功能呢?
你看,就算诸如微信如此这般的巨兽,一不小心,依然也可能会掉入用户体验的陷阱之中。
总之,不管是不是产品经理的需求,最终用户体验都会受到伤害,让注意力本就锐减的图文互动率变的更低,这难道不也是产品经理要为之买单的吗?
图-↑ 微信公众号留言丨输入框变小、体验降低
聊到这里,镜同学还想再简单讨论另外一个话题:未来的产品经理会是什么样子?
之前有同学在知识星球讨论说,十年前产品经理的地板,是现在产品经理的天花板,彼时产品经理能文能武,既要懂业务,又要懂设计,还要懂UI和运营,属于全栈。
而所谓精细化的当下,让产品经理越发窄化,窄化本应该是垂直的深度,类似于华为的“针尖战略”,但这忽略了一个核心的前提:产品是业务价值的载体,不是各方拼凑就能轻易实现价值融合的。
换句话说,用户价值需要全周期重度掌舵。
所以,潮水退去,逆周期袭来,技术成熟度曲线走向拐点之际,关于产品经理的未来需求和发展趋势,镜同学的观点是回归常态,重新扛起多元化的重任。
同时,此时的多元化不仅仅只是横向的浅尝辄止,而是全域的深度掌控,而主线就是业务理解与用户需求,这个朴素的起点就是规律,所谓周期不过是规律的发展必然。
当下,蓝海越发稀少,红海逐渐变为死海,未来用户体验大概率会是唯一的竞争高地。
展望未来,镜同学认为,产品经理一定是全局能力的表达载体,如,既要懂2B,也要懂2C;既要懂业务,也要懂运营;既要懂需求管理,也要懂项目管理;既要懂产品,亦要懂UI设计。
所以,我总是告诫产品团队,不要有过多的边界意识,回归价值创造的本质,多些开放心态、融合思维和跨学科应用,躬身入局、舍得把手弄脏,不断修炼并提升全面的视野格局。
这可能是应对不确定性的唯一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