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误会:延迟退休,不代表到 65 岁前还能有工作

     分类 [产品经理]
2024/9/18 13:39:58 浏览量  844 喜欢  56
导读:延迟退休的背后,有着诸多现实因素的推动。一方面,随着我国人均预期寿命的不断提高,以及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的增加,人们的工作年限有了进一步延长的空间

别误会:延迟退休,不代表到 65 岁前还能有工作

近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的《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一决定意味着,从 2025 年 1 月 1 日起,我国将逐步开启延迟退休的时代大幕。这不仅是我国退休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更是对全社会的一次深刻影响。

延迟退休的背后,有着诸多现实因素的推动。一方面,随着我国人均预期寿命的不断提高,以及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的增加,人们的工作年限有了进一步延长的空间。如今,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已经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 40 岁左右提高到了目前的 78.6 岁,而参加工作的起始年龄普遍后移,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可以更好地释放人力资源红利。另一方面,我国的老龄化趋势日益明显,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从 2012 年起持续下降,年均减少 300 万人以上,未来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还将进一步降低。延迟退休能够减缓劳动年龄人口下降趋势,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从具体的改革方案来看,此次延迟退休呈现出“渐进式”“弹性化”等特点。用 15 年的时间,逐步将男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从原 60 周岁延迟到 63 周岁,女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从原 50 周岁、55 周岁,分别延迟到 55 周岁、58 周岁。这种渐进式的推进方式,幅度较小、节奏平缓,让人们有足够的时间去适应和调整。同时,弹性退休制度的实施,给予了职工更多的自主选择权。职工达到养老保险最低缴费年限,可以自愿选择弹性提前退休,提前时间最长不超过 3 年,且退休年龄不得低于原法定退休年龄;职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所在单位与职工协商一致的,也可以弹性延迟退休,延迟时间最长不超过 3 年。

然而,延迟退休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和问题。首先,对于即将退休的人群来说,延迟退休可能会打乱他们原本的生活规划。很多人已经为退休后的生活做好了准备,比如旅游、陪伴家人等,延迟退休意味着他们需要重新调整自己的计划。其次,大龄劳动者的就业问题也备受关注。尽管政策明确要求加强对就业年龄歧视的防范和治理,激励用人单位吸纳更多大龄劳动者就业,但在实际操作中,大龄劳动者仍然面临着就业机会减少、职业发展受限等问题。再者,延迟退休对养老金的收支平衡也会产生影响。虽然随着缴费年限的延长,养老金待遇会相应提高,但同时也意味着养老金的支付年限可能会缩短,如何在保障退休人员生活质量的同时,确保养老金制度的可持续性,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面对延迟退休带来的挑战,我们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政府应加强政策引导,完善相关的配套措施,比如健全养老保险激励机制、加强对大龄劳动者的就业培训和职业指导等。企业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摒弃年龄歧视的观念,为大龄劳动者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良好的工作环境。而作为个人,我们也要提前做好职业规划和养老规划,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以适应延迟退休后的工作和生活。 延迟退休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一项关系到国家长远发展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改革。我们应该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共同推动延迟退休政策的顺利实施,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 打赏支付宝扫一扫
  • 打赏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微信公众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