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不确定性:三个思维修炼你的决策能力

     分类 [产品经理]
2024/10/24 9:16:07 浏览量  1732 喜欢  74
导读:职场工作者最重要的三项硬实力,我个人认为是逻辑思考、数据分析与汇报技巧;但是,如果进一步晋升到管理者或经营者的角色,强化问题解决与决策能力绝对是不可或缺的。

拥抱不确定性:三个思维修炼你的决策能力

如果说,职场工作者最重要的三项硬实力,我个人认为是逻辑思考、数据分析与汇报技巧;但是,如果进一步晋升到管理者或经营者的角色,强化问题解决与决策能力绝对是不可或缺的。

问题解决的能力,我想作为产品经理的我们并不陌生,在企业内训也肯定是榜上有名的必修课程;在过往的职场经验里,我几乎每天都在解决问题,也看着许多高阶经理人是如何用自己的一套方式来面对问题。我认为比起面对问题、解决问题,更关键的是何时意识到问题?能否防患于未然,或者……有效地管理问题?有机会我再来聊聊这个议题。

什么是决策能力?又该如何修炼你的决策能力?简单来说,决策能力是指对某件事拿主意、作决断、定方向的综合性能力。

思维改变心态,心态影响行动。要想提升决策能力,有三个思维是你应该要知道、也该建立习惯的。

思维一:改变接收讯息到做判断的路径

在《高胜算决策》中提到,从理论上来说,当别人跟你说一件事情,而你决定信不信有三个步骤:

1、你听说了这件事
2、你对这件事进行思考和判断、审视它到底对不对

3、你选择信或不信

但事实上,我们不会时时刻刻这么做,一般都是听了就信了,真实的步骤是这样的:

1、你听说了这件事
2、先信了再说

3、将来有机会,可能会检视一下对或不对

这就是谣言为什么这么容易传播。别忘了先前谈过的,贝氏机率是借由加入相关信息后,做出风险更低的判断,前提就是这些相关信息是「正确、有用」的;如果你连审视一下信息真伪的意愿都没有了,那就更别说决策了。

所以,科学(理性)决策的第一步,就是把你对事物的判断给「机率化」而不只是零和一的二分法。

思维二:拥抱不确定性,用机率与贝氏机率做判断

统计上,机率有个很重要的机率概念,运用在生活上就是风险的评估,「会」和「不会」发生不是独立的,而是共存的概念,只是机率的高低。

而随着我们做判断的参考信息越多(这里还牵涉到另一个问题:如何判断信息是可参考的?你得分辨出是信号还是杂音),可能会修正我们对于机率的判断,也就是贝氏机率的概念。

贝氏机率,其实就是一种「条件机率」。

简单来说,就是对于一个事件发生的机率,如果加入相关的信息之后,会改变我们对于这个事件发生的机率判断;借此,我们可以做出风险更低的判断,换句话说:胜算更高。(但机率这回事是这样,即便发生率只有1%,但发生了就是发生了,不会因为机率低就不会发生。)

贝氏机率最有名的例子,就是「蒙提.霍尔问题 (Monty Hall problem)」源自一个电视游戏节目:

「有三扇门,每扇门后各有一份奖品,山羊或者汽车,而且仅有一扇门后藏有大奖汽车。当参赛者从三扇门中选定一门还未开启时,知道门后情形的主持人会打开剩下两道门后藏有山羊的一扇门,露出山羊头,然后问参赛者:要不要换?」。

直觉上来想,剩下的两扇门不管换不换,中大奖的机率不都是二分之一吗?换了有什么优势?

过程的讨论在此不再详加赘述,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上网查查,或是询问身边学统计或数学的朋友。简单来说,在一开始选中汽车的机率是三分之一,而当公布有一扇门是山羊时,选择「换」这时赢得汽车的机率会是三分之二,所以换了胜算会比较大,这就是运用贝氏定理将那扇公开是山羊门的资讯纳入后重新计算的结果。

举个例子,我望了望阴阴的天空…

「我觉得等一下要下雨了」我说。

「我认为有65%的可能性会下雨」身为统计人,我应该调整为这样的说法。

拿起手机,滑了一下气象局的降雨预报……

「我认为有90%的可能性会下雨」这是纳入贝氏机率后重新修正的说法。

贝氏机率指的是基于某个附加条件机率B下,重新判断事件A的发生机率;更白话点说,就是:

「越多的有用信息加入,可能会改变我们对于原本一件事件发生的机率判断;这个机率可能会下修、也可能上调,但肯定会更精确。」

另一个生活化的例子,就是当我们要办一个讲座时,假设一百人中会来的机率是50%或其他数字;但是当我们纳入一个信息「办在平日上午的时间」这时这个机率就可能被修正为20%或更低的数字,而纳入另一个讯息「办在平日晚上」可能会使得这个机率修正为55%或更高;因此,我们在做决策上会倾向于不选择「办在平日上午的时间」,这就是贝氏机率的应用,我们平时做决策或多或少会用到,只是自己在无意识的情况下使用,如果能刻意的「收集有用资料」做为决策依据,就能提升决策的品质。

拥抱机率与不确定性,是科学决策的基本。

思维三:决策与结果得分开来看

假设有两个选项摆在你面前:选A,成功率是65%;选B,成功率是35%。科学的决策会坚持选A,因为这是数据告诉我的。如果你选了A却发现B才是正确的,你能说当初真不该选A吗?

当你做了一个决策,然后结果不如预期,人们总是会说:当初肯定可以有更好的决策,这就是事后诸葛。

最差的决策也可能在运气的帮助之下成功,而最好的决策也可能因为时机不对而失败。好和坏不能以结果来定义,我必须要分清楚究竟是我的技术导致还是运气的帮忙,这点非常重要。

善于决策的人能够区分:

1、失败于运气/技术
2、接收到信息/杂音

3、决策的品质/结果

决策者能做的是选择胜率大的选项,至于结果没成功,那只是运气问题;你必须懂得分辨「运气不好」和「决策错误」的不同。

擅于决策的人有两个特点:

1、会审视自己的信念,而不是听风就是雨。

2、注重决策的质量、过程的合理性,而非最后的结果。

决策不是在赌博,不能「赌一把」定输赢。你在职场上、商业上、人生上有许许多多的决策,决策者在意的是一个能以高机率成功的决策系统,而不是一次性的输赢。在这个决策系统下做出了决策但是结果不如预期,我们会归因于运气不好,或者检视这个决策系统是否需要修正?但不会轻易变动。

如果因为输了一次,就随意变动调整决策系统,就是结果论,等于没系统。

一般人专注结果,决策者关注系统。

就说这么多。

 

标签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微信公众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