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副总裁谢广军13岁女儿“开盒”事件炸锅:你的隐私,可能连一顿外卖钱都不值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过类似的经历?
刚跟朋友聊完最近想买什么商品(比如XX投影仪),打开某电商平台时,首页立马给你推荐什么商品。
经常收到一些保险等业务的推销电话或短信,明明都没有跟他们联系过。
在商场连接免费 Wi-Fi 后,手机立刻收到附近商铺的促销短信,甚至显示“XX 商场XX顾客专享”。
...
诸如此类,如果你有过上面的经历,基本可以断定是你的个人信息已经被泄露了。
02.
最近的百度副总裁谢广军女儿“开盒”事件,大家应该有所耳闻吧,就是最近跟个人隐私泄露相关的一个事情。
大概说下这个事情的经过:一名13岁的女孩(身份后来被网友扒出来了,是百度副总裁谢广军的女儿)因饭圈纠纷(一名普通网友因评论韩国艺人行程),利用“海外社工库”信息对一名普通网友实施“开盒”,导致受害者隐私暴露、生活被毁。
03.
可能没了解过这个事情的网友不明白什么叫“开盒”,简单解释下,就是通过非法手段获取并公开他人的隐私信息(如姓名、住址、电话号码、身份证号、照片、家庭成员等个人隐私数据新等),并在网络上进行曝光,进而对受害者实施电话骚扰、网络暴力、恐吓威胁等行为。
这其实来源于“饭圈文化”,属于其中一种非常极端的报复行为。
多说一嘴,之前被“开盒”的还有张馨予、赵露思等艺人,她们因为反对虐猫事件就被“开盒”,身份证、社保卡等信息遭到泄露;还有一个游戏博主仅仅因为游戏上的一点分歧,就被曝光家庭住址、电话号码,甚至还收到剧毒化学品包裹警告等。
这些都是被报道出来的,能发声出来的,那还有很多没发声或没法发声的呢,不知道有多少。
有句怎么说来着:当你在厨房里看到一只蟑螂的时候,角落里可能藏着 100 只蟑螂了。
04.
大家肯定好奇这些被“开盒”人的信息他们是怎么轻易搞到手的,而且还这么详细?
查了一些资料发现主要有以下四种:
1.网络爬虫:通过爬虫的技术在网上不停地爬取个人的相关信息,再将各种渠道拿到的信息进行分析、比对、整合,最终拼凑出你的个人详细隐私信息。
2.钓鱼短信:有时候手机里突然来了条短信链接,让你填写敏感信息(比如身份证号、密码、手机验证码等),等你提交了就拿到了你的隐私数据信息了。
3.撞库:简单来说就是一种网络攻击手段。现在大家使用各种软件,有时候嫌麻烦,基本用的都是同一个账号和密码。这些不法分子利用从某一网站或平台非法获取到你的用户名和密码数据后,批量尝试登录其他网站或平台去获取到你的更多信息,最终整合成你的完整隐私隐私数据。
4.内部人员泄露:其实现在我们经常收到的骚扰电话和短信,基本都是个人信息被售卖出去导致的,不然其它机构怎么知道你的个人信息呢,而且那么清楚。
05.
百度副总裁谢广军女儿“开盒”事件中的信息来源很可能就是这几种的一种或多种组合,可见这个事件背后是有一条成熟的黑色产业链存在的,不然一个13岁的青少年怎么会有“开盒”别人的能力?
那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
据调查其实是隐匿在海外的一条网络黑色产业链--社会工程学数据库(社工库)。
社会工程学数据库,乍一听,听起来还挺学术的,也不像什么干坏事的机构,但是它其实就是非法掌握大量个人隐私信息的数据库。
只要知道你的手机号、邮箱、姓名、其它平台账号其中任何一项,就能倒查你的身份证、银行流水、名下资产、家庭成员等超级详细的隐私信息。
在它面前,被“开盒”的人就几乎是个“透明人”了,想想都可怕。
据说这些都是"明码标价"的,比如50块钱查一个人信息、400块查全家的成员信息。
看看你的隐私信息“价格”多低,有时候还抵不上别人点的一顿外卖钱,听起来也是细思极恐。
06.
听起来就一阵后怕,如果哪天因为在网上发表了一句评论就被“开盒”,想想都后怕。
那有没有一些方式可以减少或避免这种事情发生的概率呢?
在网上整理了一些,大家平时多注意点。
1.拍照比剪刀手的时候,手指甲那一面最好面对拍摄者。因为有相关机构技术人员称:若拍照在1.5米内的剪刀手照片,就能100%还原出被拍摄者的指纹。
所以呢,要么站在1.5外拍照,要么指甲盖那一面对着拍摄者吧。
2.不要随便点击来历不明的网站、邮件、链接,搞不好就是一些钓鱼的,小心为妙。
3.不要随便连外面的免费WiFi,尤其是一些来历不明的WiFi,用一下自己的流量花不了几个钱,至少用的放心。
4.不要随意在街头填写个人相关资料,谨慎一些。
5.不要在社交软件上随便晒自己的敏感信息,比如家庭住址、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等。
6.买回来的快递盒子,最好在扔之前用涂改液把地址相关信息都涂抹掉。
7.避免在不同平台使用相同或相似的密码,建议使用复杂一些的密码(包含大小写字母、数字、特殊符号等),并定期更换。
想要更安全一点的话,可以启用短信验证码、指纹识别等方式。
8.家里如果有监控、智能音箱等设备,要定期杀毒、检查,防止陌生IP登录后台盗用个人信息。
07.小结
这种“开盒”现象对普通人来讲,就是一种无声的隐私灾难,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落下来。
不管怎么样,我们只能先做好自己这部分,按照上面的8种方法,保护好个人隐私先,其它的总会有人来处理的,不用过度担心。
今天的分享到这,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