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产品经理真的挺难的,我们就是一群戴着镣铐跳舞的人。我们的工作,就是要在权衡各方利益后,做出让大多数人都满意的产品。在这里,之所以说是“大多数人”,而不是“全部人”,想必其中的缘由,身为产品经理的我们,是能够深刻体会的。之所以有这番感慨,是最近自己在使用WPS的过程中发现的。前段时间,我在使用WPS表格的时候,需要将文件修改然后另存为一份新的文件。当我将另存为的文件保存成功后,WPS的页面上,会提示我“另存成功,分享发送”。当时我还以为只有在表格“另存为”新文件的时候才会后这样的提示,后来我又特意试了“保存”,我发现它也会出现类似的“分享发送”的提示,只不过文字是“保存成功,分享发送”。不仅如此,文字、演示、PDF也都是同样的逻辑。当时我就在猜测,是不是WPS所有类型的文档都是相同的逻辑。于是,我又试了“思维导图”和“流程图”这两种类型的文档的“保存”和“另存为”逻辑,原本预计会出现相同的分享提示。但是结果却出乎我的意料,它们只是单纯的类似“保存成功”提示,没有任何分享的引导。由此可见,Office文档作为WPS的基础应用,可能统一采用了标准化的交互设计。而思维导图等附加功能更像是通过插件形式集成,可能采用了不同的交互逻辑。当然这只是基于表象的推测,实际技术架构我也无从得知,也无法去深究。说回到上面的“分享发送”的功能,在我的印象中,这个功能之前是没有的,应该是最近的更新才加上去的。应该也不是灰度测试,你们也可以试试自己的版本有没有这个功能。但是,这个功能对我来说没有任何意义。下面我将结合自身的使用场景,具体说明为什么这个功能对我来说没有意义。当我在自己的电脑上打开WPS的本地客户端,也就是从源头上来说,我接下来要处理的文件肯定都是需要自己独自完成的。因为如果我有协作的需求,我完全可以直接使用在线文档功能,而不是本地打开WPS了。既然是要我单独完成的内容,那也就意味着我基本上是不存在“分享发送”的动机的。所以在我日常使用WPS的场景中,“分享发送”这个功能对我来说,在任何时候都算是一种干扰行为。接下来说说,如果本地的文件要分享,我会怎么做呢?不用想,我肯定是将文件直接发送给对方,显然易见,这是最常见的操作路径。一个文档,我自己先处理好,然后保存它。如果这个文档是需要对方确认的,我肯定也是将这个保存好的文件直接发送给对方,让对方确认里面的细节内容。对方如果有调整的建议,他会将要修改的内容一一的发送给过来,然后我再对着一条一条的调整。这个过程会重复多次,直到文档的最终定稿。可能你会质疑,我这样的工作效率不高。但是我要回答你,很遗憾,经过我们公司这么多年的经验总结,发现只有这样的效率才是最高的。那些所谓的在线文档,在应对这种需要来回往复确认的事情上,还真的不适合。在线文档适合的场景是什么?就是这篇文档是在线共享的,大家都可以看,仅此而已。而不是这个文档是在线共享的,大家都可以改,这它真的不行。我们日常沟通的对象,主要可以分为:上级领导、平级同事。发给领导看的,你总不能说“领导,这个文档是在线的,你有调整可以直接改的”。这不合适,领导和你之间的磨合在哪里?领导的教导在哪里?试问,有哪个领导有时间和精力去改你的在线文档。发给其他同事的,你总不能说“这个文档是在线的,你看着改吧”。这不合适,到时候这个文档算谁写的?如果出了问题谁来负责?虽然有修改记录,但是有些事情,到了要追责的时候,就说不清了。这个文档,是谁写的,就应该是谁负最终的责任。当然,每个公司有公司的流程,每个部门有部门的制度,每个人也都有每个人的习惯。所以,每个功能,只有是否合适,没有对与错。虽然没有对错,但是我们还是可以通过数据来观察每个功能的使用情况的。WPS的产品经理,也可以看看这个分享功能的使用情况。到底是大家经常使用的普遍需求,还是极个别人使用的小众需求。一些想说的话面对这纷繁复杂的情况,产品经理要做的,就是抽丝剥茧,从个性中提炼共性,从表象中去寻找根源。透过现象看本质,是每个产品经理的核心能力。---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