讯飞星火为啥要做极简模式?
今天突然发现讯飞星火做了极简模式,不禁引发人的思考。

这个问题其实可以拆开来看。首先得想想,用户用AI的时候到底需要什么?
可能很多人一打开界面看到一堆按钮、参数,直接就懵了。比如我之前用某些工具,光找功能入口就要半天,更别提实际使用了。
所以极简模式可能就是为了“让人不害怕”,尤其是那些第一次接触AI的人,他们可能只需要一个对话框,输入问题就能得到答案,不需要选模型、调参数这些复杂操作。
再想想,讯飞星火作为国内大模型,肯定想和ChatGPT这种国际产品抢用户。但ChatGPT已经靠简单对话赢了人心,如果讯飞还搞一堆花里胡哨的功能,用户可能觉得“不够直接”。
极简模式更像是一种“对标策略”,用“我能一句话搞定”来留住用户,而不是让用户在功能堆里迷路。

还有,极简模式可能也是在“偷偷修炼内功”。比如用户用得越多,后台就能收集更多真实的使用数据,比如大家最常问什么问题,哪些场景卡壳了。
这些数据对优化模型特别有用,比让技术团队自己猜需求准多了。而且极简模式跑通了,以后加功能也不会乱,毕竟底子是稳的。
另外,商业化的角度也得考虑。用户习惯了极简版,后面再推付费的专业版(比如更长的上下文、专业领域功能),用户更容易接受。这就像先请人吃个快餐尝味道,再卖大餐票,转化率可能更高。
不过,可能还有更深的一层——抢占移动端或者IoT设备的入口。比如智能音箱、车载系统这种场景,屏幕小、交互简单,极简模式才能活下去。
如果保留完整版,在这些设备上可能根本用不了,反而丢了一片市场。

总之,极简模式不光是“删按钮”,更像是一场精准的用户心智战:用最低门槛圈住用户,用数据反哺技术,再用场景扩展商业可能性。毕竟,AI再强,用户不用的话都是白搭。
最后吐槽一下,专业模式和极简模式的切换位置不一致,路径也不同,有点费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