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新版本的你才能过上新版本的生活
《改变的历程》中的一段话解释:“我们的日常惯例,熟悉的意念和感受一直存在于同一个存在状态,而在这个存在状态会一直产生同样的行为,创造同样的现实。
所以,如果我们想改变现实的某些方面,就必须要用新的方式思考、感受和行动,在面对各种体验时要产生不同的体验反应。我们必须成为不同的人,创造出一个全新的意识状态,我们需要用新的意识来观察新的结果。
旧有的你无法解决现有的问题,新版本的你才能过上新版本的生活。
我相信自己的生命力,是我在每次情绪低谷时,阅读大量的书影音,同时进行持续深度复盘,找到自己的根本原因,然后死磕已有的触发问题的思维方式,用新的认知刻意练习自己的行为习惯。如此,在一定时间周期内,我变成了一个全新的我。当我用更高版本的自我去看待已存这些问题时,它们都将不再是问题。
我决定今年试着“往里走,安顿自己”,打算花费一年的时间耐心地梳理一下自己精神上的陈年旧疾,做做自己的精神和能量管理。
01
最明显的改变是我放弃了制定目标和计划,在过往很多年我都勤于做计划,把自己每天安排的满满当当,从早到晚忙活。
以为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最终会有完美“人生”,最后得到的时候发现自己一点也不快乐。过了这个坎就好了,是以前听到的关于人生最大的谎言。放弃这样的想法,接受并拥抱我们当下的状态。
最近我就没那么期待接下来1个月、几个月我想要取得什么“成就”,特别有认真在每天生活,在大的日常Routime里做微小的改变,去挖掘生活里的小惊喜。
虽然我在2022年里复盘里全篇写了自己做的不好,但我没夸奖自己其实也有一些小成就啦。最大的收获是意识到规律生活的重要性,每天固定留出一定时间做的事情,特别能带来高能量。
每天6、7点左右自然醒,醒来就放音乐,我都是听非常欢快的欧美英文歌儿,空腹喝两杯白开水、边做早餐边听播客,简单收拾房间,然后进行1个多小时的阅读和写作,这是我每天非常“高光时刻”,在积攒一整天的能量。
阅读和写作依然不变是我最热爱的事情。
常常提醒自己要减少信息的输入,但发现喜欢的内容阅读起来就停不下来,读着是真的开心呀,所以懒得再去为难自己。
输入会带来大量的思考和文字输出,思绪和情绪真的就在输出中慢慢被稀释掉,写完的时刻内心像做了一个大扫除。
蒋方舟说,“最好能坚持每天写点不发表的日记,没有任何隐喻、缩写、担心被嘲被杠而做的先自我阉割,完整诚实地记下自己的想法,就像是一种拉伸的锻炼,让想法不至于随着公众表达空间的萎缩而萎缩”。
深以为然。
02
对世界祛魅是我最近特别努力在学习的思维方式。
这个世界的复杂性远超过你我的想象,人和人之间无法共情,是因为通过声音、语言甚至表情看到的人并不是真实的样子。所以才有人设这个概念,人设和人完全不同。
人要接受自己的有限性,人的逻辑、理性、阅读都是有限的,整个人就是在偏见之中,人这一生就是在走出偏见。所以没有绝对正确的真理,但有相对自由的选择。
表面看到的光鲜、成功是千万面中的一面,我喜欢的博主人设崩塌,以及我遇到的一些真实事件,告诉我看待事物要祛魅,也因此,追求我所谓的“成功”毫无意义。总盯着发光的东西看,其实看不到真正发光的东西。
不好看的人焦虑如何变好看,好看的人焦虑如何保持好看。嫉妒是全世界最没有意义的情绪,嫉妒会让你在人生任何一个阶段都保障你会过得不好的情绪。
知道的事情特别少,又非要去建立因果逻辑。去找到真正看不见的力量,而不是所有人都在说的。永远告诉自己真正的原因和背后庞大的系统可能一无所知,所以永远要保持一颗敬畏和探索的心。
大概因为此,我对所谓“更好的自己”放下了一些执念,我不敢说,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全然做到,但这是我努力的方向在。
在过去,我是一个特别骄傲的人,为一点事情就沾沾自喜。在某些特定的领域,还会“鄙视”,觉得,哎,你们都不行,这事儿就得我做的好。
团队今年复盘,对23年的愿望:我写了臣服。
我特别喜欢臣服两个字,它时刻提醒我要去除自我ego,接纳和拥抱当下,放弃受害者心态,停止羡慕他人,对世界祛魅,放弃自我的偏见和喜恶,放手让生命本身来执掌人生之舵。亦即臣服于生命。
对应到自己的作品上,我也放下了去获取流量,以始为终的目标写作,一直在思考,自己的专属特质,到底可以写成什么样子,从内向外的真诚表达和创作,写自己特色的文。
内容是自我内心的投射,自我的理性、感性、敏感、细腻、平静、欲望、痛苦等等情绪,皆可以透过内容看到。内容是从创作者心里真实长出来的,文如其人。是你的人,决定了内容的风格。内容是个体生命力在虚拟网络中的衍生。
我在去年试了各个内容平台,创作者个人特性不是适合所有平台,甚至也不是适合各种内容形式。
你找到适合自己的就好。
03
养能量是我每天努力探索的事情,因为一直在对比自身状态,发现能量真是个神奇的东西。饮食、睡眠、运动,哪怕只是懒洋洋大好太阳也是提升能量的因子。
什么东西可以支撑你走的更远,我之前说是心力,现在更想说是自身能量,这来自心理容量,也就是你对世界,还有自我认知的深浅度。对世界的认知非常重要,相信存在即合理。所以,我看了一些心理学、哲学相关的书籍。
《清醒的活》里有对能量的描述: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自己体内蕴藏着大量能量。这些能量并非来自食物,也不是来自睡眠。它一直都在那里,任何时候你都可以利用它。它会从你的体内涌现,并且充满你。而一旦你被它充满,你会觉得自己可以直面这个世界。当这种能量汹涌流动时,你能感觉到它作为一阵阵波浪袭遍你全身。它从你内心深处自发地涌来,并不断地恢复、在内省,振奋你的精神。
能量显著提升以后,人会变成一个新的人。过去你觉得特别难的问题,这时候用新的思维方式和规则去看,变得很轻松,不那么纠结和痛苦了。
今天,我觉得从内心燃起的一股力量,我又变回了那个傲娇(虽然我总是提醒自己要谦虚)的熠熠生辉的自己。
此时此刻,我觉得自己值得拥有更好的东西。我们其实抓不到任何东西,也没有任何人能够超越自我而存在,相信自己在天地间是有分量的。
只有当你自己做好你自己的时候,别人才会来爱你,你站在世界的中心,然后所有的爱都会朝你涌来。不要辜负自己一身狭义与本领,去玩那一场无限人生游戏。
进入无限游戏思维模式中,你发现个体主体性变强,身边的人和事物变成自我成长的NPC,带来了对未来美好期待的可能性。不管与你相关的人或者事情发生了何种变化,但是对自我的寻找从未停止。尽管在上个阶段跌倒,短暂受伤痛苦后,收拾好自己又开始下个阶段的旅程,整体还是在呈现螺旋式上升。
04
肯定和接纳自己过往的经历,无论好的坏的。我在去年,说真的,我会羡慕比我年轻好些岁的“小朋友”,羡慕他们大把的青春可以尽情体验生活,感受生命,可以去做任何想去做的事情,尤其羡慕可以多谈恋爱,感受各种与他人的人际关系。
我以当前时间节点看待年龄,对刚进公司的20岁的实习生妹妹说:哇,你还有10多年可以肆意生长。
但是最近,我突然就不羡慕了。
年岁增长带来了皱纹、衰老,但是心的厚度、思想的深度是更高的。这些东西会真正带来自由,精神自由,还有我们常说的快乐和幸福,不是拥有很多财富决定的。
这种感觉非常能体现在,你跟同龄人甚至更小年纪的人沟通交流,容易焦虑、浮躁,想要成功,你们会去谈成就、流量和搞钱。但是你跟年龄更大一些的人沟通交流,他们会谈自由、平静和生活。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人生的有限游戏和无限游戏思维。
体现在个人作品上,年轻人的创作和年纪稍长一些的作品调性也不同。我最近把张潇雨的《得意忘形》拿出来再次听,听他很早期17年的内容,到此时此刻仍然非常受用,简直震惊,真正好的作品,它能够经受住时光的洗礼,尽管5年过去,仍然带给人智慧的启迪,是真正的生活哲学,不像蹭热点的流量内容,躁动一时,马上遗忘。
我突然就明白了为何我听到简里里的声音,觉得是一种治愈和平静。是她本人的智慧从内到外的通过语言显性化表现,声音也只是载体。
在BYM257期李雪琴:年轻人为何不快乐一期中,brofeng和简里里的稳重相较于25岁李雪琴的焦虑呈现出极大的对比反差,在节目快结束的时候,我感受到李雪琴被他们俩心理治愈的情绪缓解。
焦虑、浮躁、倦怠是年轻人的普遍现象,理解长期主义真的不如这几个字看到这般简单。
人们往往高估在未来1年、3年能完成的事情,但是低估未来10-15年能完成的事情,因为你持续往一个方向努力,多年后可以完成的事情远超过你的想象。
结语
加缪与尼采:西西弗斯面对人生的虚无与荒谬有两个选择,奴隶道德和主人道德。我们用生命的激情去创造,赋予自己生命的意义。
我对我当下的每个灵感保持觉知,你愿意接受的越多,生活给你的也就越多。发现生活里能透过给予、创造,能够扩大的和反馈的,从而建立生态、建立生态观。每天觉察我能创造什么而不是我缺什么。
很多时候我们是因为缺乏观察、觉知和对自己的了解,伤痛才会那么深,人才会感觉特别无助。能准确定义,就能准确觉知,带着觉知去生活,才更有可能发生改变。变成新人之后解决旧问题,真的事半功倍,很有意思。
我此刻所处的境地不会决定我未来人生,但此刻的境地是我目前为止的所有人生选择与行动的总和。
追求本真、去除噪音,新的一年希望能更坦诚地面对自己,好好生活,寻找自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才刚刚开始~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