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什么时候该考虑跳槽了

     分类 [产品经理]
2023/3/18 11:32:01 浏览量  933 喜欢  37
导读:跳槽这件事,是一个很重要的决定,所以应该想清楚是否到了该跳槽的境地以及期望通过跳槽获得什么。

2023什么时候该考虑跳槽了

现在大环境不好,相信大家不管是在对于「工作」还是「找工作」都处于比较谨慎的状态。跳槽这件事,是一个很重要的决定,所以应该想清楚是否到了该跳槽的境地以及期望通过跳槽获得什么。

现在这份工作是否适合自己?万一这份工作真的不是自己想要的,又该怎么衡量要不要离职找工作呢?

在真正决定要跳槽或离职之前,可以先思考:工作是为了什么?想要得到什么?有的人是为了钱、有人想要追求成就感或发挥空间,也有人最在乎个人生活跟工作的平衡,但无论如何,这个答案只有自己知道。

如果还没有想法,可以试试把所有因素都写在一张纸上,然后随机抓出两个来比较,看哪个比较重要,再把比较重要的那个再跟第三个因素比较,以此类推,最后就可以选出对自己而言最重要的那一个。

要强调的是:上面这个步骤只是找出对自己而言「最」具决定性的因素,但不代表你「只」能在乎这件事情,其他因素都不重要。

举个例子,像我最重视的是个人成长机会,但也要求公司得给出对应的薪水和发挥的空间。此外,较轻微的因素也包含工时长短、工作氛围还有公司的地点等,这些都是我在找工作时会综合考量的因素。

也可以试着思考「到底哪些事情对我来说最重要?」,这样等到手上有其他工作机会的时候,或者真的被老板、被客户、被同事气到很想要离职的时候,就把这一份表拿出来看一看,或许能做出比较理智的决定,并且确认下一份工作是否真的适合自己。

接下来会把这些因素分成 2 大类,一类是来自已经拿到 offer 或想去的公司提供的「拉力」,也就是吸引人到这些公司的点;另一类是来自现在公司内部的「推力」,也就是让人想要离开公司的原因。

可能会有人问:这些因素不就是一体两面的吗?比如说薪水,如果薪水是推力,就代表薪水太低;如果是当拉力,就代表薪水很高,这样为什么需要分两大类写?

这是因为换工作时会参杂很多考量,有些是拉力、有些是推力,但如果只有推力,可能只会让人想离职,不一定想要马上找新工作;同样地,如果只有拉力,推力不足,也不一定会让人愿意跳槽,所以分成两类,是想要把这些拉力或推力写得更清楚,这样真的碰到这些情况的时候,才有个参考点和对应做法。

01 

来自外界 / 未来公司的拉力

也就是如果在现职公司对于某些因素感到不满意,可能有哪些机会能够改善,进而化解这些推力。

1. 行业

若感受到这个所处行业前景不好,好像没办法继续待下去。此刻应先思考:是真的不好么,会不会是错误的主观判断?这是短期受挫,还是长期都不被看好呢?

比如最近的疫情重挫的旅游业,但这就是短期性的低潮,并非代表旅游行业瞬间成为夕阳产业,长期来说,随着防疫政策的放开,旅游业可以预见的会迎来更大的机会。

又或者并不是行业本身不好,而是公司经营不理想,那换工作的方向应该不是换产业,而是换一个具有不同经营方式或商业模式的公司。

2. 发挥空间

在公司的发挥绑手绑脚,给的意见也没有人听吗?如果是这样,可以先确认这是针对个人,还是公司管理风格本是如此。如果是针对个人,作为当事人,更应该确认是自己得罪同事或主管,还是自己提出的意见真的不是那么理想。

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是千里马,只是还没遇到伯乐,但最残酷的其实是:伯乐就在身边,只是看不上自己。

假使真的是公司管理风格改变、剥夺员工的发挥空间,仍可以跟主管沟通看看,确认自己还有多少发挥的机会,弄清楚后再下决定也不迟。

3. 成长机会

如果目前的项目对你个人成长来讲没有什么帮助,或者体现不出你的价值,那我觉得是要停下来好好考虑当前的状态和你的职业规划是否是匹配的,如果发现是和职业规划偏离的,建议及时止损,沉默成本往往是最容易被忽视的。

另外一个角度,如果部门嫡系文化比较重,也就是你的努力和成绩换不来对等的奖励,比如升职加薪等,那也一定会限制你成长的速度,也应该考虑要不要离开了。

4. 薪水

如果是典型的大公司,多半都有一套很明确的考核升迁和加薪规则,这个多半难以让员工破格加薪。但如果是中小型公司,通常在薪水调幅上会有比较大的空间。

如果认为自己的表现很好,却苦无加薪机会,一样可以勇敢地跟主管沟通,但建议可以换个方式委婉切入!比如在考核时先问问主管对于自己近期表现的看法,以及认为有哪些好的地方、可以再进步的地方。

当然,自己也得做好准备!当主管反问时,要能真的说出自己做的不错的点,如果能主动提出别的想法就更好了。跟主管聊过之后,也可以借此确认到底自己哪边做得不够好、是否达到加薪门槛,接着双方应该逐渐达成共识。

但我不建议用离职来谈涨薪,即使你拿外部已有的offer来谈,因为领导已经知道你有离开的想法,就算给你加薪了,你还是有可能离开,所以后面他对你的信任度会降低,可能不会把重要的事分给你,甚至会开始寻找你的backup,挽留你是为了给他更多的时间来缓冲,找到合适的替代者,你就很危险了。

5. 地点

有人可能因为生活状态的改变,或者公司搬家搬到太远的地方后,对于上班地点有些意见,有些公司可以接受在家工作,如果自己的职位和工作内容也适合远程办公,或许可以跟公司讨论看看。若否,那就结合其他指标,综合评估这间公司呈现出来的到底是推力是拉力吧!

6. 工作气氛与环境

我个人觉得这点是最难改变的……因为「公司气氛 = 公司高层的管理文化 + 同事本身的个性」,这两点单靠一个人很难改变,所以关于这点也无法聊太多,只能说就是尽其所能,如果真的受不了,也只能换个环境了。

7. 工作时间

这边就单纯讲「加班」这件事情,加班分两种,一种是自发性的,一种是被逼的。前者代表员工很尽责或是很奴,后者就比较可怕了,如果公司本身就有加班文化,老板下班很爱夺命连环 call、主管半夜还在发信,那就真的没办法了。除非员工本人能够「出淤泥而不染」坚持不加班,且公司也能够尊重这样的工作习惯,那就没有问题。

但最怕的就是,明明加班很操劳,但还是舍不得离开这份工作。这时候建议搭配上面其他项目综合评估,毕竟没有工作是 100% 完美的,如果其他自己更重视的因素都是满分,那在工作时间这块做出一些牺牲和妥协,或许还是有必要的。

 

02

来自外界 / 未来公司的拉力

说了很多来自内容的推力因素,再来看看来自外界的拉力,对于跳槽的决策,也同样重要。

1. 行业

看到某些产业很有前景,可能会想因此加入,跟着起飞~但很多行业只是昙花一现,如果对于这个产业没有长久观察和了解,建议可先找相关产业的前辈聊聊,或者多找一些资料。

比如目前很火的新能源、区块链、元宇宙、web3等,更多是在炒概念还是真的很有前景呢,需要认真的调研清楚。此外,有些行业本身没错,但与自身兴趣是否相符呢?如果自己是一个很需要热情驱动的人,那更得好好评估了。

2. 发挥空间

未来公司承诺会让你带团队,或者保证会很有发挥空间,这个时候要思考的点是:是哪一种发挥空间?

公司是百废待举等人去复兴吗?还是已经从零到一,需要人带领他们从一到一百?以前者而言,很需要组织管理的能力,但也得愿意处理一下很麻烦的坑;以后者来说,需要的是商业头脑,能够看到未来的前景,这两者需要截然不同的能力,能够发挥的空间也是天差地远。

3. 成长机会

很多公司(尤其是新创公司!)的面试官或老板很爱讲的是:「这边会给人很多成长的机会,你成长的速度会异于常人。」

但其实成长分两种:一种是在受伤中成长,另一种是有人带着你成长。

以我最早待过的新创公司而言,说实在,多半都是前者……毕竟新创若还没有一定规模和资金,通常也找不太到比较资深的人,所以很多时候的确都有很大的成长机会,但同时也得花很多时间去摸索和碰撞。

更现实的是,所谓的「成长机会」,并不是「保证成长」,只是给了一个容错的空间,员工也可能什么都没有学到,到最后只知道这些是错的,但不一定真的能够找到对的方法,所以,也不要单单被这个成长机会给蒙蔽了。

4. 薪水

这应该是所有的拉力跟推力里面最好衡量、最能量化的因素。要特别留意的是,有些公司不一定是给予实质加薪,而是改以用股份、分红、业绩奖金、年终或更多特休作为诱因,也因此,可能反而base变低,但总年薪变高。

还是以我为例,在去腾讯之前,我拿到了一个头部的saas公司的offer,总包比腾讯高20w,但这里期权占了绝大部分,公司不上市,这些就是废纸,如今的环境,公司还能苟活着就不错了,上市先别想了。所以在比较薪水的时候,可以直接对比你实际能拿到的部分,其他的“饼”,先别吃。

此外,还可以把通勤距离、工时、附近的消费水平、是否要租房或骑车的油钱等项目都算进去,这样才能够做出最准确的比较。

5. 地点

以我为例,我定居在海淀,京东我就不会考虑,一个在北边,一个在南边,通勤要2个小时,会让我觉得生活质量直线下降,每天4个小时在通勤的路上,多花些时间陪陪家人不好么。所以地点这个因素可能不是首要的,但有可能直接会影响最终的决策。

6. 工作气氛与环境

小至办公的空间有没有隔板、每个人办公的空间多大、平常办公室里有没有嘻笑声或聊天的声音,大至整个公司的管理与培训风格、组织是否扁平、能不能开放员工发言、上层愿不愿意听进员工的声音等,都是很重要的评判标准。

如果真的想要了解以上信息,可以通过网上搜一下公司的风评,会有各种各样的声音,但最好的是可以通过那边的朋友打听,得到的答案通常会比较真实。

有些人会说:「反正工作只是要赚钱,这个应该不重要。」但毕竟一周有5天都在这个公司度过,所以自己对于这间公司的整体感觉、工作时的情绪和感受都是非常重要的,真的不要轻忽。

7. 工作时间

互联网一般是弹性工作制,以腾讯为例,没有明确的时间要求,几点来都行,事情做完就可以,但也别太过分,经常呆不满8小时,领导肯定会找你谈话的。这种其实就相对自由。

传统的公司通常都是硬性规定上下班时间,比如早上九点要打卡,晚个五分钟就算是迟到,且一定要待满某个时间(比如九小时)才能打卡下班,不然会算是早退。

另外,加班多不多,是不是要经常搞到11、12点,每个人的接受程度不一样。像我可能接受度就比较低,我还是希望提高工作效率,而不是硬卷到11、12点,这也是我为什么从来不考虑字节的原因,我还是希望能尽量保证生活的质量。

结语

看完上面的推力与拉力,不知道你现在感受到的以下四种的哪一种呢?

现职公司有推力 + 外界有拉力:该踏上求职路了;

现职公司有推力 + 外界没有拉力:先试图化解这些推力吧,如果无法,那也可以考虑跳槽了;

现职公司没有推力 + 外界有拉力:或许可以面试看看,多了解最新的招募动态与产业现况也无妨;

现职公司没有推力 + 外界也没有拉力:恭喜!看来目前处于很好的平衡

最后强调一下:我还是认为没有 100% 完美的公司,只有相对适合自己的公司。不要为了跳槽而跳槽,也不要把跳槽当做逃避现状的手段,先自省是否有能力改变现状,如果不能,放平心态,不要对未来的新东家抱有过高的期待,想清楚自己的职业规划以及期望从跳槽获得什么,再做决定。

就聊这么多。

 

标签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微信公众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