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与SaaS公司在竞争上的10个优劣势对比(下)

     分类 [产品经理]
2023/5/6 10:41:00 浏览量  973 喜欢  11
导读:当下的优势长期来看,未必又是优势

银行与SaaS公司在竞争上的10个优劣势对比(下)

五一节前,我整理了银行做SaaS产品和SaaS公司做产品的五点优劣势对比,分别产品的商业定位,战略可持续性,数据安全性,行动敏捷性,短期见效情况五个维度进行分析(银行与SaaS公司,在SaaS产品竞争上的10个优劣势对比(上)
今天,则继续探讨另外五个维度

6、人才流动的问题

互联网企业的人才流动是比较频繁且快速的,尤其是重金挖来的高端人才,恨不得即刻上岗。企业的很多人事流程,在老板或者负责人的推动下,也能很快完成。这种人才流动的高效性,为SaaS企业持续注入活力

而银行的人才引入则非常慢,少则几个月,多则半年一年。我身边有一些朋友这些年也在陆陆续续进入银行体系内,从他们之间的首次接触,到后面的笔试、面试、审核、走各种人事流程,平均都要五个月以上。而这个周期,如果在产品进程的关键时刻,则很容易让SaaS产品数字化创新陷入缓慢前进甚至停滞的状态

当然,很多银行会采取项目+人力外包的形式组建技术团队,但这种合作模式,第三方更多是“交付”思维,同样缺少做出优秀产品的基础

所以我认为,银行如果想要打造真正有竞争力的数字化产品,要么选择自研,要么选择具备高阶产品能力的负责人或产品团队,和外包团队敏捷协作

不过,从另一个方面来看,银行的人员稳定性相对于SaaS企业则高很多,高频率的人员变动,也为产品的持续竞争力带来不确定性。且更多表现在在执行层、质量层的重大隐患

7、技术实力的差异

抛开敏捷性,仅从技术水平来看,银行的综合技术实力是优于大多数SaaS公司的。而标准化产品若想真正做到灵活、可配置,无需过多的定制化开发,PaaS能力则是重中之重

然而很多腰部SaaS公司的产品不仅标准化程度不足,而且很难孵化出靠谱的PaaS平台,最终只能依靠小客户标准化,中客户定制化,大客户私有化来解决

这种多版本、多条线的商业模式,虽然能够让公司活下去,但也为后续的业务深耕、技术升级设置了极大的障碍

银行即便现在没有PaaS平台,却也能够借助其科技能力把PaaS平台搭建出来。当然,这个PaaS平台好不好用则是另一回事,不同性质的银行,不同方向的产品战略,最终形成的技术底座也是参差不齐

虽然银行的科技能力和互联网大厂有些差距,但从市场全局来看,也会比90%以上的SaaS公司强很多

8、用户体验的重视程度

前些年,银行数字化产品的用户体验着实有些一言难尽,很多app的评价都是在吐槽。好在最近几年也都在这方面进行优化,整体体验的水平在逐步向好

而用户体验方面是SaaS公司现阶段很有优势的部分。如果你是做B端SaaS产品的,可以自查一下自己平台的用户体验如何?假如在这个更需要提升优势的区域没有达到及格线,这款产品后续的竞争力也要再画个大大的问号了

但是写到这里,我依然要表达一下自己的困惑:

很多腰部产品,在用户体验领域做得并不够好,虽然产品和设计团队想要提升体验,但领导更注重于功能的广度、深度,在体验层面优先级总是排得很低。以至于让我也逐渐觉得,连基本功能都做不好的产品,再贴心的体验都无济于事,尤其是B端

对于这个问题,其实要分多个角度和多种情况,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有机会我也会单独整理

因此,SaaS产品的用户体验优势要保持住,并且持续提升自己的优势,免得让后来者逐渐追赶

9、运营理念不同

SaaS公司在产品0-1和1-10的过程中,需要不断进行MVP和PMF验证。即便部分公司有第三方合作的资源,或者存量其他产品条线的资源,但体量并不会很大。所以后续的增长更多依靠新客的获取,再通过产品力和客户成功团队,形成老客户持续的付费

银行依托大量的存量B端客户,可以在新产品推出之后进行试点,再结合整体的分支行网点资源快速获客。所以前期的新客增长很少,也不是重点,因为老客户就已经足够运营几年了

当然,像招商银行“薪福通”这种产品,能够做到70万的客户,确实是现象级的综合结果

然而,在客户的获取方式上,银行相比于SaaS公司,会有更多的限制性,基础规则也不容易被打破,客户经理的决策权很低。而SaaS公司则可以老板一声令下,做与不做的标准相对灵活

包括对于是否要进行定制化,是否可以给到更多的优惠,SaaS公司的自主权更高,在运营层面的适应性比银行要强很多

况且,真正在产品运营领域,银行仍处于起步阶段,在意识形态和创新思维上,更多秉持着传统行业的思维。有时即便做创新产品的数字化,其本质更像是产品的“线上化”,并不是真正的“数字化”打法。而这一点,SaaS公司在服务、决策、运营层面则更有优势

10、研发所需的资金实力

最后,在资金实力上不必多言,银行与SaaS公司相比,有着巨大的优势,这也致使SaaS公司更要把资金投入的效果更快体现出来,更加迫使其打造创新、体验、场景聚焦的产品

只不过,随着市场的变化,资金实力的高低,会在增长放缓的阶段暴露出巨大的问题

毕竟,增长可以掩盖一切问题

以上是今天的五个维度对比,结合上一篇文章,共整理了10个方面,分别是:
 
产品的商业定位、战略可持续性、数据安全性、行动敏捷性、短期见效情况、人才流动性、技术差异性、用户体验重视程度、运营理念、资金实力
 
就像上文结尾所说,两者存在着体系制度的差异,或者说是企业“基因”、产品“基因”的差异。具体到某个维度,可谓是各有优势,各有不足。而当下的优势长期来看未必又是真的优势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微信公众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