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厌恶写方案到喜欢写方案
虽然我每天都在写东西,但我以前不喜欢写方案,尤其是word类的文字版
综合来看,应该有以下几个原因:
1、有些方案属于重复性劳动,对自己没什么提升。比如投标文件里的技术部分,内容都差不多,也比较浅,更多是为了响应。但是经常在多标并投阶段不得不写
2、很多方案没人细看,明明里面都写的挺清楚,为啥还要过来问?如果这样的话,不如我直接给你讲一遍得了,大家都省时间
3、有些方案真的“憋”不出来,既要有文采,又要有高度,还要不说空话套话
4、写方案很烦,改方案更烦,尤其是涉及到整体结构修改时,很难对它下手
但是随着今年对于“写”这件事的持续践行,以及工作中对于“写”的定位和收获,我却渐渐喜欢上了这件事
首先,在今年3月份,我看到了几篇高水平方案,心中即刻充满了崇拜与憧憬。简单来说就是三个字:我服了
原来方案能够写到这种程度?真的又有文采又有高度,还很实际
其次,经过一次次方案的修改,我发现自己曾经以为的“写完了”、“写好了”,真的还差很多
从逻辑结构的合理性和关联性上,从文字和句子的准确度上,从段落的表现力上
也许自己苦思冥想很久,不知道如何优化时,看到领导修订之后的内容才会恍然大悟
原来还可以这样改
最后,我发现写的过程是一个非常有效的自我梳理过程
一位高层领导今年经常强调一个观点:当你写不明白的时候,证明你还没有真正的想明白。只有真的想明白了,才有可能写明白
最近几个月,我经常重复这句话,一方面是缓解自己的写作压力,另一方面也是提升优化的动力
而且当我真正写完并通过之后,我发现对于这件事的理解,真的和之前不一样了
拿本月开始做的模拟面试来说,我发现大多数人对于产品的核心价值提炼不足,对产品目标认知很浅,对产品的主逻辑表达不连贯
而这些问题,归根结底是想得少、更是写得少
今年4月份我用了两三周的时间,只为写好一个方案。其中改了多少个版本已经数不清了。不过每一个新版本的出现,都让我明显看到了和旧版本的提升。包括之后写的几个方案,都有这种感觉
当定版之后,无论是谁,在什么场合与环境下,采用什么形式,时长多久,我都自信能够迅速组织语言表达清楚
这便是真正想明白了
而且,方案原本就是改出来的
经过不断的讨论和思考,我们会发现对于同一件事的认识和思路,不同人有很大的差异,每个人随着过程的深入也会有很大变化
我们很容易陷入原有思路的枷锁内,导致无法突破当下思维。所以后面当我发现新思路和旧思路差异较大时,我便不会再改方案,而是新建一个文档,重新写
所谓不破不立、破而后立
今天的最后,分享一个我现阶段对于方案的审视标准
先看宏观,整个章节结构是否能够达到本方案的核心目标
后看中观,每个段落是否足够组成章节的立意
再看微观,每个句子是否可以支撑段落的观点
成长,也许就是一次次推翻过去理念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