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我认为自己是高敏人格,有意思的是,我妈说,我小时候不哭不闹是个天使宝宝。小时候完全不具备任何 “高敏” 的迹象。长大以后,我身体里的感知器官相当迟钝。对空气质量不敏感,看不出高分辨率,听不出发烧音效,从来不挑酒店,穿任何鞋子和裤子都没有 “舒适/不舒适” 的差别,所有的茶和米饭,在我嘴里是同一个味道,也吃不出来海鲜的鲜味和羊肉的膻味。我的文字感染力,产品创造力,100% 来自敏感的情绪波动。这种情绪波动,正向的一面是对身边的人也会很有感染力,包括亲密关系会觉得我体贴,浪漫,嘴甜;负向的一面则是,容易沮丧失落不自信,对冲突和冒犯的容忍度也相当低。一旦我感知到冲突和冒犯,会剧烈消耗自己的情绪,消耗到一定地步就会心态崩掉,切断连接。这个进程相当之快,以至于低敏人格会很惊讶 “至于吗?”我用这种高敏情绪来交换自己的感染力和创造力,并且我无法控制这一点。所以我的处事原则是,我不冒犯任何人,也不容许任何人冒犯我。否则我什么都可以切断,什么都可以舍弃。以及我经常会回避尖锐的冲突,被迫面对冲突时,情绪会很快耗尽然后(终生)切断连接。这样可能不太好,但这就是我原生人格的核心组成部分。
2、
高敏人格遇到低敏人格,近距离打交道是件挺痛苦的事。拿我这个高敏人格举例子,我习惯性地会向对方用各种方式表示友善,说话做事考虑对方的感受,内心 OS 是,你也要像这样对我哦。结果呢?低敏人格压根无所谓。友善不友善无所谓,考不考虑感受无所谓,他感知不到或者不在乎,完全不影响两个人的连接。然后低敏人格有可能会 “火气来得快去得也快“,认为发泄情绪是寻常事,吵吵有益身心健康,有什么分歧都用争吵来解决——觉得这是坦率的表现。而高敏人格恰好相反,一旦遭遇尖锐冲突,就会剧烈消耗情绪,低敏人格第二天若无其事,高敏人格已经 “我不行了我一晚上没睡好我要彻底切断关系“。所以高敏人格最适合和中敏打交道,同样是高敏也不行,如果敏感带不一样,关系断裂得更快。我最近和低敏打交道,吃了很多这样的亏。总结下来,第一,没必要刻意示好,因为不可能得到我要的回应,随意相处就行。第二,一旦开始争吵,立刻预警对方 “我很不舒服” 并进入冷静期开启防御罩,等待对方的情绪过去,再语气平和地对话。否则多吵几次关系就彻底断裂了,双方都有偌大损失。也就是高敏没办法在低敏面前含蓄,含蓄的潜台词他根本不懂。只要连接的价值纽带还在,让我不舒服了就直说,觉得他哪里不对就直说,完全不用担心冒犯对方,反而要担心自己气到爆炸然后过早断裂。实在没办法达成共识就设置议事准则,分歧按议事准则来解决。一旦议事准则被对方推翻,那么断裂就断裂呗,损失就损失呗,没啥是我舍弃不了的。我总是希望对方能像我照顾他感受那样,也能照顾我的感受,但高敏和低敏近乎于生殖隔离,照顾个屁啊……他的感受那么皮实,而我如此敏感。只能梳理出来共同接受的议事准则,及时阻止冲突和冒犯,小心翼翼地保护自己的情绪。
3、
如果说高敏人格是易碎的玻璃心,其实也没错。但盈亏同源,折射出光芒的玻璃心,往往有常人所不能及的天赋,这种天赋点也是高敏人格连接其他人的价值纽带。高敏人格,指的并不是玻璃心,而是内心丰富的感知力。这种天赋用于感知自己时,就是敏感的情绪波动;用于感知世界时,就会细腻地捕捉信号与深入地理解因缘。还记得我 21 岁时,和表哥,表哥的女朋友走在路上。我总是抬头向上看,表哥问,你看什么?我说,看月亮和嫦娥啊。表哥的女朋友咯咯直笑,说你真是个怪人。我觉得这有什么好奇怪的,我经常仰望圆月,在脑子里勾勒出嫦娥的轮廓,即便现在也是如此。在微博上,单论剖析自己吧,细腻的表达能超过我的,恐怕没有。做产品的时候,高感知力带来对用户需求的洞察,对市场信号的捕捉,我也极为自负。无论表达还是做产品,我都有相当好的创造力,而高感知力和创造力也是因果关系。这种高感知力的天赋,也会因为敏感的情绪波动,给我自己和身边的人带来困扰,尤其容易因为情绪耗尽而断裂,过去三十年多次因此和别人绝交。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对我来说,情绪耗尽时就像氧气耗尽,只有逃离才能活下去。以及那种情绪耗尽的痛苦,就像伤痕回忆一样很难忘掉,如果对方不积极示好安抚我的情绪,那么伤痕永远都在那里,命运也永不交集。
4、
我想从高敏人格的角度,聊聊 “情绪耗尽” 这件事,全称是 “忍耐的情绪已经耗尽了“。高敏人格有着敏感的情绪波动,不愿意轻易对别人进行负面表达。因为我很介意别人对我负面表达,以己推人,我很不愿意对别人负面表达——包括指责,差评,强烈的否定等。所以,这种负面的表达,我会更含蓄,更隐晦地传递信息,或者干脆就不传递。我会尽量把负面的表达,转化为 “我希望你能做到什么” “我希望你怎样做得更好” 这种积极的表达。一旦受到我不认可的指责,差评,强烈的否定,或是类似的令我不舒服的表达,我的第一反应不是猛烈回击,而是回避冲突,尽量用温和的方式来解释和缓解分歧。一旦化解无效,甚至我也被拖进情绪漩涡中,产生激烈的冲突,我被迫也像对方一样指责,差评,强烈的否定,不管结果如何,我都会相当难受,觉得就像两只在泥坑里打架的猪。这种难受,就是我所说的 “消耗情绪“,消耗我忍受这种难受的耐心。而我的耐心相当有限,有可能迅速被耗尽,觉得自己相当痛苦,无法呼吸,然后就会切断关系,并在未来十年或更长时间里留下这段伤痕回忆。我已经有不知道多少个朋友因此而绝交了,包括 2013-2019 最好的朋友。无论你是否认可,这就是高敏人格的生存原则。我们逃离关系是为了活下去。曾经有条微博评论说,她的伴侣是高敏人格,想问我怎样才能和伴侣更好地相处?我的建议是:
- 你要理解,负面表达会伤害到他,也许他看起来没有很大反应,其实仅仅在消耗情绪(尽量忍耐,希望化解冲突)的过程中,一旦情绪耗尽就会出现相当大的裂痕
- 如果出现相当大的裂痕,甚至关系断裂,并非不可修复,但这时他正处于痛苦的伤痕回忆之中,用切割来逃避冲突,只可能是你主动耐心地去哄他,主动示好,安抚情绪修复关系
而我最近和低敏人格打交道,我能做的积极的行为则是:- 设立议事规则,出现矛盾时按规则处理,不要陷入持续的冲突
- 当我感受到不舒服时(对方大概率完全不知道这一点 ),我会主动说出来,你刚才的表达令我不舒服,我们可以暂停 5 分钟再对话,请你不带情绪地温和地继续和我对话
其实,哪怕是看起来很简单的第三点,我也要耗费心力去做到。因为表达 “你令我不舒服“,在我这个高敏人格看来,也是某种轻微的 “负面表达“,而我以己推人,很不愿意对别人负面表达——我的本能反应是忍住,希望对方能体谅我,温和地解决分歧。但事实证明这种本能经常会导致我的情绪耗尽,所以在高价值的协作中,我只能稍微改变自己的惯性,告诉对方:“你令我不舒服,请调整姿态”。
5、
典型的高敏人格比如我,对现实中别人的负面情绪相当敏感,因此会尽量温和地表达,避免引发负面情绪。有时候甚至是陌生人的负面情绪,也会让我感到难受,只想逃离现场。而低敏人格通常对负面情绪不敏感也不在乎。这时又有两个分支:
在微博评论里,有高敏女生自述和她的低敏伴侣相处很好,我详细询问下来就是后一种状态。想了想,我也有低敏的朋友,也是类似的情况。也就是典型的高敏通常温和而惧怕冲突(实际上是惧怕感受到负面情绪),动不动就切断连接以避免冲突。他们与温和的低敏依然能和睦来往,和容易起冲突的低敏则相处得相当痛苦。低敏觉得高敏小心眼难伺候,高敏觉得低敏让自己窒息。还有种情况是,对自己高敏,对别人低敏。要求别人共情自己,但不太在乎别人的负面情绪。他们只可能和温和的低敏生活在一起。
内容来自“用思考交换思考”的 PM 思辨社区「犬校」。©2017-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