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产品,团队真的很重要
《底层逻辑》这本书中有一段话,原文忘记了,所表达的意思大致如下:
个体是个位数,团队是十位数,平台是百位数,时代是千位数
即大部分人都是借势而为,借势而升。就像之前的一篇文章(人呐,还是得认清自己)中提到,我们应该区分哪些是个人能力,哪些是平台赋予的能力
而从个人长期成长与发展的角度来看,即便自身素质不错,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团队、好的平台,那自己的价值和成就会很有限(当然不包含那些能量巨大的变革性人物)
最近在做模拟面试和同行1对1沟通的过程中,对于“个人”与“团队”之间的关系,又有了更深的感受
很多三五年的同行,在沟通中发现对方的思维和基础能力还是不错的,可惜公司太小、项目太偏,所以几年之后在产品综合能力上的发展比较有限,尤其是在产品视野上
因为见得少、听的少,仅靠自我悟性而产生的成长,确实有限
而对应有些资质平庸(比如我),对互联网行业和职业规划没什么思考的人,如果遇到了一个好的导师,或者赶上了公司的红利期,也能够快速成长
更重要的是“吃过”、“见过”
在此,我很感激之前的团队和领导,在我初入职场时给予了很高的自由度,也带着我在产品道路上不断摸索
我还记得在产品孵化初期,没有任何经验和方法论的我,按照领导的安排测算成本、定价、利润空间;按照领导的方式思考产品边界和销售打法。这些对于来说都是宝贵的经验
因为经历过0-1、1-10的过程,让我对于产品有了新的认识,对产品综合能力有了更多的锻炼和实践机会,才有我这一年多以来的公众号输出
当然,也是因为团队和平台发展的瓶颈,让自己虽然打开了部分视野,但依然存在诸多盲区。而这些盲区,则需要自己想办法补充了
话说回来,很多同行可能没有这样好的运气,初入职场时没有领导培养,团队发展始终乏力,错过了1-5年的最佳成长期,当面临换工作、换环境、或者其他变化时,踌躇不展
所以,我们需要借势,而非自己闷头乱撞
如果有机会、有能力,去找一个好一点的团队;如果不确定性较多,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寻找自己的成长标杆
在现在的信息化时代,只要你愿意找,一定能找到弥补个人能力的途径。而很多人徘徊在思考和行动的门前
即便处于一个普通团队普通平台,也可以通过看书、听课、加入有价值社群、连接有经验同行、知识付费等多种形式认识自己,补足短板
而这一切都需要行动,以及将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能力。内化的过程是关键的,如果没有实际外部事件驱动,我们很难把知识内化
因此我们需要输出、需要创造。比如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说出来
这个过程便是自我梳理和将碎片信息“串联”起来的有效途径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还是行动,因为只靠脑子是没用的,我们一定会陷入局部思维陷阱无法逃脱
毕竟,我们普通人的脑子里都是一团浆糊,习惯、认知、方法、环境,都差的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