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有一个创作者激励计划,每个月都给我发私信,大意是,如果当月达到某个曝光水位,对我而言估计是两千万曝光,就奖励我 200 块钱。后来还看到另一位百万粉的博主私信截图,也是这个创作者激励计划,如果有一条微博达到五万转评赞,就奖励他 500 块钱。你知道能做到五万转评赞的博主,接一单广告多少钱吗?- 老板说,别人家都有激励计划,我们也要有激励计划,并指派 A 部门负责。
- A 部门一看,可争取的资源,资金就这么多,激励个屁啊。但老板任务又不能不完成,解释 “难为无米之炊” 会被认为是推诿和无能,典型的对工作没有执行力,对老板不服从不忠诚。
- A 部门指派了边沿角色 B 来完成这个任务,B 一看,激励个屁啊。但是拿一天工资撞一天钟,你让我做我就做呗,比着别家的激励计划依样画葫芦。至于是不是照虎画猫,甚至是照虎画龙猫,那就没办法了,我已经对标行业最佳实践了,有本事经理你自己上。
- A 部门向老板上报,任务已完成,本月已激励博主数万,环比提升 xx%,博主数据提升 xx%,总共发放激励金额 x 百万,用户反馈较好。数据和评价都能找到对自己有利的口径,再用华丽的黑话包装起来,混过了老板的评审,否则下次裁员就跑不脱了呀。
- 这事儿在老板这里,必然是低优先级项目,当初立项也就是随口一说。乍一看数据是正向的,以后也就不搭理了,项目按惯性一直运行下去。
大厂总有很多像这样被牺牲的业务组,被分配去做没机会没合理性的任务,老板觉得 “不做怎么知道做不成呢“,然后牺牲了几个人甚至几十几百个人的职业生命,也给组织带来更多的熵。我在大厂做顾问的时候,经历过类似的事情。我的下属被分配了创作者激励任务,找我商量,我说就这点资金资源,激励个屁啊。在当前这种糟糕的内容大生态下,根本没有合理的激励方式。但这件事没法深究,深究就是 “为什么当前内容生态这么差?”再深究就是 “这个内容产品降低预期吧,人裁一半,纯银你的项目砍掉,你也该毕业了。”这时,换成你,除了对标最佳实践依样画葫芦向上级交差之外,你还有什么办法。哪怕东施效颦很蠢,被创作者嘲笑,也没啥实际的效果,但在万千数据和反馈里,总能找到对自己有利的口径,黑话包装向上汇报,也能蒙混过关。然后你就看懂了大厂流行黑话的价值,总有一些人的业绩不好,业绩不好,他就需要过度包装。业绩好的人是不需要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的,但业绩好的人也是少数,多数人不过度包装就像是不化妆就去上综艺节目一样,聚光灯打在你坑坑洼洼的脸上。归根结底,很多不合理的任务,不健康的业绩,不可能的预期,不能被及时清理。身处其中的人为求自保,挖空心思蒙混过关。业务发展到一定规模,这就是必定出现的熵,古今中外,国家企业概莫能免。最终熵累积到了宇宙大爆炸的地步,一切清零,从头开始。人死身灭,物质不灭。那么,企业内部的熵去追溯源头,究竟是怎么一步步累积下来的呢?大部分来源于掌握权力的人不能分辨:哪些项目是值得重点投入的
哪些业务是在当前约束下合理的
一旦 1 和 2 不能准确分辨,总觉得 “不做怎么知道不行呢” “既然做了就要全力以赴”,则必然带来大量的蒙混过关。即便是能力很强的人被分配去做 1 和 2 预判错误的任务,最终大概率会堕落到蒙混过关。这件事其实是无解的,掌握权力的人并非全知全能,一天也只有 24 小时可工作,对产品和业务的预判错误必然发生。当事人为了自保,必然蒙混过关,能力越强的人蒙混过关的能力也就越强。我一直自负的是,我管理的业务熵减趋势明显。一方面是因为我的能力栈很宽,另一方面也因为我喜欢关注一线细节,谁也没法在我这里蒙混过关。但这仅仅是因为我的权力不够大,只管五十一百人,时间分配盯得到细节。你让那些管理几百几千甚至上万人的人,怎样关注细节?怎样从细节中抽丝剥茧,严打蒙混过关?我们嘲笑的大厂高密度黑话,本质是大多数人 “蒙混过关” 的工具,一旦流行起来就浩浩荡荡,像时代的车轮一样滚滚向前。因为总有那么多人(超过一半)正在做不合理的任务,实现不可能的预期,故而业绩不好,但又渴望蒙混过关啊。那么除了混吃等死之外,到底有没有一种方法有可能应对该死的熵增呢?增长意味着掌握权力的人,找到了值得重点投入的项目,把资源大量投向当前约束下合理的业务,这时大多数人就不需要蒙混过关了,而是乘着高速列车意气风发驶向未来,征战业绩。所以互联网公司一旦停止高增长,以普遍的低管理水平,立刻陷入混乱并萎靡不振。过去的意气风发同样建立在低管理水平的基础上,只不过电梯正在上升, 40 分的管理水平依然能做出 70 分的业绩。直到海水退潮时,才知道谁没穿泳裤。我这么讲,显然令人沮丧,傻子都知道这几年国内市场的高增长机会基本上没了。但一片萧条的冬季,也是价值观闪闪发光之时。5 月末的顾问会议中,同事提到任务 A 很有价值,我们应不应该重点投入?我说,这个高价值任务在过去三年里一直存在,如果有清晰的解题思路,早就有人去做了。不做不是因为没人分派任务 A,而是因为它在这个阶段大概率做不到。通过解构任务,可以知道最有可能的解法指向系统 B,但系统 B 目前的状态支撑不了解题思路,所以才卡在这里一年两年三年。你问我,我也无法强行突破。既然系统 B 是解题关键,我会先放弃解这道题,去系统 B 里找有用户价值的需求与场景,先加强系统 B。在加强的过程中,可能任务 A 的解题思路自然而然就会浮现。这也就是我经常说的:先寻找用户价值,再满足平台收益。如果倒过来,先定收益目标,再找用户价值,那么你根本无法判断目标是否有可行性,多半把解题寄托在 “找一个高手” 上面。然而解题思路往往不是天纵英才苦思冥想憋出来的,更大概率是你在做别的有价值的事情的时候,触类旁通启发出来的。我们经常面对类似的困境。一个任务或目标,公司收益很大,要得很急,全无解题思路与市场信号。没经验的人,包括老板,容易下军令状死磕。这时就像站在迷宫的入口,放眼望去,全是岔路,十分绝望。而我的做法是,如果有头绪,就 MVP 探测边界;如果没有头绪,就去穷举有用户价值,有市场信号的事,然后在其中选择预期收益最高(含长期收益),同时与目标有一定耦合的事情来做。在追求用户价值的过程中,一直牵挂着最初的任务,触类旁通,启发灵感,一旦发现机遇再如狼似虎地猛扑上去。我们把资源分三部分。一部分投入有用户价值,也和公司短期目标吻合的任务;一部分投入长期价值,为产品构建护城河,尤其存在较高演变概率的任务;还有一部分投入老板要求,但全无把握,也找不到清晰用户价值的试错 MVP。这三部分,我的建议是资源配比 50% 30% 20%,根据各个公司的不同情况调整比例。我们给不了老板高增长的确定性,但有机会从资源结构上说服他接受现实,分别满足短期价值,长期价值,与老板的情绪价值。
综上,只有忠于用户价值,通过追求用户价值(迂回)到达增长目标。在整体增长的前提下,才能涌现出来有意义的项目,合理的业务,产生真正有价值的业绩,减少蒙混过关,从而控制住熵增,顺手挖掉了黑话的土壤。
内容来自“用思考交换思考”的 PM 思辨社区「犬校」。©2017-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