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思维之:寻找更优解

     分类 [产品经理]
2023/7/19 9:15:24 浏览量  1645 喜欢  51
导读:人都是懒惰的,行为会懒惰、思维会懒惰,对于产品设计而言,思维的懒惰意味着缺少创新能力,意味着逐渐被市场抛弃

产品思维之:寻找更优解

举生活中的一个小例子:

 

上下班通勤的路线,如果我们不采用公共交通工具,而是自己选择路线(骑车或开车),会有三种结果

 

1、每次都按照常规路线走

 

2、通过一段时间的摸排和尝试,寻找一条适合自己通勤的路线

 

3、在第二条的基础上,针对几种特殊场景寻找备用路线

 

以我老婆为例,她属于典型的第一种。美其名曰“死等”,认准了这条路,无论路况如何,很少做出改变

 

以我为例,我属于第三种,无论是开车还是骑车,我都习惯把家到公司的大路小路都在地图上预演几遍,也尝试几遍,最终选择一条相对时间短,堵车可能性小的

 

之后在遇到某些路段堵车,或者交通管制时,也有备用路线。比如我上班会路过六七个学校,其中有两个学校每日必堵,但在暑假期间,这里畅通无阻,而且距离更短

 

几年前我会在晚高峰时间去接老婆下班,这段路按照导航走,至少要40分钟,但我找到了一条小路,基本在25分钟左右就能到达

 

以上这个例子,类比到工作中,其实就是在方案、设计层面不断寻找“更优解”的思维方式

 

即:现有流程或设计,还有优化空间吗?

 

当然,这件事背后还需要具备跳出惯性思维的意识

 

比如几年前做某个功能0-1的过程中,涉及到一个很普通的Excel文件上传操作。按照我当时的惯性思维就是,上传之后反馈成功或失败,如果失败了,具体哪里失败需要人工排查

 

但是领导说,不要人工排查,系统应该提示哪里有错误

 

于是我们做了一步优化:失败的反馈信息中会提示“文件中包含身份证号错误”

 

领导又说:这不还得人工排查吗?我要系统定位到具体哪一行、哪一列有错误

 

于是我们又做了一步优化,用弹框文字提示:X行X列存在XX错误。但一个文件错误量超过5个之后,弹框内的信息会很丑

 

领导叒说:让用户的体验好一点

 

就这样一次次的优化,最终这个文件上传的功能反复改了十几版,不仅在错误提示,还有风险提示、错误修改、快速定位、用户交互等方面都进行了升级,致使这个功能在产品初期成为了我们的推广亮点

 

这个过程,便是领导对于不断寻找“更优解”的要求,也是在此之后,让我对需求分析师和产品经理的岗位区别有了更深层的认识

 

把这个优化的思维拆解,我觉得可以分成以下四个步骤:

 

1、通过用户视角和场景视角明白产品/功能的真正目标

 

2、绘制场景地图或用户旅程地图,在地图上的每个节点进行结构化发散

 

3、多问几个为什么、还有吗、然后呢

 

4、始终保持“精进”的心态

 

人都是懒惰的,行为会懒惰、思维会懒惰

 

对于产品设计而言,思维的懒惰意味着缺少创新能力,意味着逐渐被市场抛弃

 

所以,无论在生活还是工作中,作为产品经理都应该拥有一颗不断寻找更优解的心

 
以上,就是今天的分享

 

标签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微信公众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