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经理怎么系统性做产品规划?
产品规划,应当始于前期积累,落于后期执行。
上周我分享了高级产品经理与初级产品经理的区别,简单总结了三点:一是工作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二是多元化产品思维的认知与应用;三就是关于产品规划的系统能力。
后来,有两个产品同学私信我说,很认同产品规划的重要性,但不知道怎么着手做,询问关于进行产品规划的系统方法,今天借这个机会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产品规划的实战经验。
首先来说,有些产品同学对产品规划的理解其实是有误区的,他们更多只是从表面的工作任务来看待,认为当接收到“产品规划”这项任务起,才是产品规划的真正起点。
我想起来南宋诗人陆游曾在《示子遹》中教导自己孩子的名言: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意思是作诗需要前期的综合积累,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实现的。
其实,对于产品规划工作也是如此,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脱离前期的系统积累只是卡点来谈规划执行既不合理,也不现实。
巧了,镜同学最近刚好也在做平台产品发展的规划,也输出了一些规划成果,同时,结合在知识星球的碎片思考做了一些系统总结,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带给你产品启发和参考。
众所周知,产品工作是个持续的过程,而项目是由明确的起止日期,这也是产品同项目的区别,因此,我们从某个需求诞生之初,就要考虑持续性的产品规划,随着产品的不断更新迭代,规划的路线也应该及时跟进。
我认为,优秀的产品同学能在产品发展的全过程中建立对规划的本能反应,说到底,这就是出色的规划意识。
大家不要小看前期的规划意识,他能让你通过笔记工具(notion等)尽可能收集记录到很丰富的信息,这些多元化的信息也许会碎片化,但就像一颗种子经过深度思考之后会生根发芽,便可以很好地支撑后续的系统规划,前期把功夫用在平时,后续规划更容易水到渠成。
比如,我一直就有这样的习惯,我会建立一个需求规划的表格,其中有个工作簿专门是做前期的信息收集,颗粒度比较大,但我会定期完善内容描述、提炼迭代的细化方向,就如同修剪枝叶一般,客观上看,小而频繁,但却对后续的需求迭代方向有参考价值。
除了加强规划意识、增加信息收集之外,我们还应该「广开信息之路」,使得需求相关的信息来源尽可能丰富化,而且我觉得这个丰富是有技巧的,可以按照需求的演变周期不断去开源,不断去细化。
比如,在市场需求分析阶段,我们通常需要对某个需求/某个产品做行业趋势分析、竞品分析等,这中间必然会产生与后续规划相关的迭代需求,以竞品分析为例,在这个阶段我们的信息渠道可以包括竞品网站、竞品产品资料、微信搜一搜资讯、公众号文章、政策网站、产品研报文件等。
同时,我们收集到的这些丰富的信息会拓展我们的产品视野,帮我建立全局化的思维和认知,也让我们后续规划工作更加从容,所谓手里有粮,心里不慌,产品规划往往越是心急越做不好,相信大家对此都有感受,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信息不够丰富。
所以,在规划的前期,我们首先应该树牢规划意识,养成功夫落在平时的产品习惯,构建以工具为基础的多元化信息收集能力,并践行收集丰富信息的行动。
镜同学再次提醒:前期扎实是后续稳步向上的基础。
2、中期:以成果为锚点,应用系统方法。
在讲产品规划中期的方法之前,镜同学还是想先给大家分享一个产品观察:越是抽象的工作越体现产品的高阶能力,比如,调研阶段比较抽象,但对综合分析、逻辑表达等能力要求也越高,
事实也是如此,根据我的观察,大多数同学感受更清晰的阶段,往往就是产品规划进入具体落地的实践周期,因为,这个阶段的产品工作更明确,任务更具象。
而在产品规划的中期,根据镜同学的经验,我总结了一个比较简单的实用要领:「以成果为锚点、应用系统方法」。
首先、以成果为锚点就是指以结果为导向,输出的规划载体来倒推过程的执行,那么,对于产品规划我们要输出什么样的产品成果呢?我的建议是:思维导图→产品架构图→产品路线图→产品规划PPT
①思维导图
我们要先把松耦合的知识通过脑图工具梳理成思维导图,比如在规划前期的碎片化知识、针对此阶段某个需求迭代的深度思考、行业发展的当下情况、政策的发展趋势和竞品现状、公司产品矩阵/平台的战略规划,等等。
这些都是比较广泛但链接程度不是很深的知识点,需要我们系统梳理和深度思考,掌握足够的信息,确保可持续的方向,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证后面规划不偏差。
②产品架构图
梳理完思维导图之后,我还是建议大家做个产品架构图,当然,这个架构图要立足当下、着眼未来,最重要的是方便其他人员或者决策领导更全面地理解产品发展的底层框架。
除此之外,我建议在产品架构图上根据需求实现程度做标注区分,比如,已实现的需求颜色一致(填充绿色等)、未实现的需求颜色也一致(填充红色等),这样方便团队在了解评审产品发展规划时更容易识别出哪些是重点待办。
③产品路线图
产品规划不仅是填充工作事项,我认为其中的重点有两个,一是分类需求;二是排定优先级、确认时间节点;所以,结合梳理的思维导图、产品架构图,接下来我们应该画产品路线图,即,把需求分类并规划时间进度。
产品路线图网上有专业的软件工具,有在线的也有本地的,比如,可以使用PPT或则Excel工具来绘制,在线的工具也有不少,比如,Boardmix、ProductPlan、BoardMix、Airfocus等,我比较习惯使用亿图来绘制。
工具其实无所谓,重点是把需求以时间线或版本线安排好即可。
④产品规划PPT方案
从结果载体来看,产品规划图是把思维导图、产品架构图逐一的结合升级,而产品规划PPT方案则是再次打散,把核心的产品规划分模块、分章节的呈现,以便更相信的汇报。
类似于,从近到远而后再从远到近,事实上,有个PPT的详细规划方案是很有必要的,这样的产品规划工作才更有立体感,表达力也更强。
当然,PPT方案的编制有不同的手段和方法,在星球里也给大家系统分享过,这里不再赘述,但还要提醒一点:一定要把PPT方案当做需求来设计,一定还是要先写提纲,再做细化分解。
严格来说,产品规划是产品设计的一环,同样需要动态更新和持续完善,并非输出产品成果后就一成不变,而是应结合市场变化有动态调整的意识和行动。
不过,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好的规划一定要有前瞻性,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保持战略发展定力,优秀的规划要对未来的发展有持续性的指导价值,尤其是大平台类的规划,绝对不能今天做完规划,明天就要颠覆昨天。
所谓的动态调整更多是颗粒度小的辨识与细化,或者,某个小分支的微调,业务发展本就是动态变化的,我们需要适应,这很正常,但绝对不应该是规划框架性的调整。
同时,产品规划方案出具后,我很多次分享过,一定要做预演和彩排,要尽可能组织小范围、多岗位的内部评审,之后再做个人彩排,最后再向领导汇报,这样更有助于产品方案的可行性落地。
因为,规划是个重要且谨慎的事情,一旦落地便意味着成本支出,而好的彩排能获取用户反馈,发现一些规划问题,也能带来一些思考的启发,确保我们的规划更全面、可靠。
当然,我还是由衷地希望大家对产品规划有更清晰、更适合自己的可行性方法论,同时,我也建议大家利用工作之便,主动承担并践行一些产品规划性的工作。
规划是个系统性工程,要求掌握的知识面更宽更广,它能反过来让你查漏补缺,帮助你找到自己的产品短板,提高产品的认知和段位,以适应职场的高速发展和激烈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