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如上坟?如何缓解工作倦怠感

     分类 [职场干货]
2023/8/9 10:05:56 浏览量  544 喜欢  30
导读:稳住心态并且持续丰富自己,无论在何种情况下,我们都能找到自己的职业价值,创造属于自己的成功故事

上班如上坟?如何缓解工作倦怠感

我发现这人啊,一旦工作时间久了,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烦躁。

或者说隔一段时间,就会突然对工作产生“抵抗”情绪。什么一进公司门就开始心情不顺畅啊,什么一看老板的脸就开始莫名烦躁等等。

这种情绪仿佛跟女人生气一样,摸不着头脑它就突然出现了。

你说人人都热爱工作吧,这肯定不可能。肯定有热爱自己本职工作的人,他们愿意为了事业去绽放去发光发热。但通俗一些说,我们大部分人工作都是为了赚钱,这是最实际的东西。

赚钱嘛,大家都希望能开开心心就把钱赚了,最烦那种话多破事不少的。

每到周一,很多群聊就会开启了新一轮的“工作打卡”,“上班如上坟”逐渐从互联网段子升级为现实感受。当初刚进公司时活蹦乱跳的自己去哪了呢?

上班如上坟?恭喜你已迈入 “职业倦怠期”

但实话实话这种现象很常见,可以说是人人都有,我也会出现这种感觉。所以它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只不过是我们进入了“职业倦怠期”罢了。

职业倦怠其实就是在工作中出现疲劳和厌倦感的现象。这个概念说得太书面可能很虚,但是换成谈恋爱就很好理解了。

刚谈恋爱时,两个人你侬我侬,彼此眼里都是“完美的”,恨不得一整天都要粘着,两天不见就想得不行。然而随着相处时间越长,一些现实的东西就开始慢慢暴露了,热恋感逐渐消失,慢慢就感觉越来越无话可说。

切换到工作上,刚开始工作时,我们的内心充满期待和斗志,感谢公司给提供了一个机会,本人必将全力发挥才能,恨不得头几天都得争做第一个到工位的人,一些小小的成就感就会让自己开心好几天。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工作的新鲜感逐渐消失。总是在做一些日复一日的重复琐事、见识到了同事或者老板的“优良品性”,亦或是一些情绪性劳动(比如客服、运营、销售、教师)等等,人就会慢慢变得“疲惫不堪”。

1

为什么会产生工作上的倦怠?

新鲜感新鲜感,讲究的就是一开始的“新”。过了那个阶段后,所有的都成了旧的。现在在办公室里看着年轻的实习生拼命加班,一边感叹自己变老了,一边抱怨一周总有七天不想上班。

上班如上坟?恭喜你已迈入 “职业倦怠期”

工作倦怠是个体对工作产生的抗拒和抵触情绪,心理学家称之为「工作倦怠」,包括情绪耗竭、工作懈怠、专业自我效能降低。
但工作倦怠并非突然产生,而是由多种因素逐渐积累而成的。
| 第一、职业层面

首先在职业层面,也就是工作本身,它的一些特定因素都会对职业倦怠产生重要影响。

比如你的工作岗位定义,这点主要是一些岗位的角色冲突和角色模糊所导致的。角色冲突指的是个体在工作中面临的角色定位与实际期望不一致,这使得我们在应对工作挑战时会产生执行困惑。而角色模糊则指的是个体在工作中缺乏清晰明确的工作职责、权力和目标。
可能你的上级根本不清楚你这个岗位究竟是要做什么,也可能你在工作过程中逐渐发现招聘时的要求和进来后做的事情完全不一致。或者是因为自己与上级对同一个岗位的职责划分理解不一致时,就会出现做啥啥都不对的情况。这些都会导致对自己的工作定位出现疑惑,意识到现实与想象中的落差感,进而会对毫无目标的职业规划产生抗拒,引发职业倦怠。
此外,职业特点也是导致职业倦怠的重要因素之一。
那些从事情感性工作的人,如医护人员和教育工作者,通常更容易体验到严重的职业倦怠感。因为在这些职业的工作时间内,他们需要处理更为复杂的人际关系,经常面对挑战和压力。一旦出现相关人与人之间的问题,他们受到的冲击可能会更加严重。
更别说现在大多数公司的996工作状态。赚得再多,让谁天天996也扛不住啊。加班严重或者超负荷工作量,长时间持续下去很容易导致心理压力增加。毕竟天天这么累,换谁都会叫苦连天几次。情绪会影响效率,自然而然会产生倦怠感。
上班如上坟?恭喜你已迈入 “职业倦怠期”
| 第二、公司层面

当然,你说在职业倦怠这里,难道公司一点没错吗?那肯定必须得有嘛。

在公司里,组织氛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这其中包括物质和精神层面的支持。如果一个公司不能提供合适的工作条件和设施,员工可能会逐渐感到不满和沮丧。你想想,一家入职就提供高档笔电设施的公司,和一家你拿个中性笔都要跟你计较三番的公司,哪个更让人工作开心呢?工作环境一差,势必会影响到大家的工作积极性。
除此之外,领导的好坏也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
毕竟一家公司,如果领导会来事,懂得如何激励员工、如何发挥大家的工作优势等,那必然会给团队成员带来莫大的支持与鼓励。从而让员工在工作上感受到重视,自然就不会轻易出现职业倦怠感。
当然,好的公司氛围配合好领导,这时候再出现一个良好的奖惩机制则更能在物质层面激励员工。当一位员工在项目中付出了很多心血,并得到了上级的赞扬和晋升机会,这会让他感到工作更有动力和价值。相反,如果公司没有合理的奖励机制,甚至明显表现出偏袒不合理现象的情况,那员工的积极性自然会受到挫折,先不说产不产生职业倦怠感,不指鼻子骂老板已经算很客气了。
上班如上坟?恭喜你已迈入 “职业倦怠期”
| 第三、个人层面

最后,回归到个体本身,性格方面其实也会对职业倦怠产生重要影响。

根据莱夫库特的观点,外控型人格倾向于将失败归咎于外部环境(比如机会、运气等),对自己产生负面情绪和自责。比如一位外控型人格的员工在项目失败后,会认为这是环境和机遇问题,而不是自己的能力不足。一旦得不到及时的反馈与支持,他就会感到焦虑,这种消极心态会加剧职业倦怠感。
此外,自尊心更强的人在面对挑战和批评时更容易产生负面情绪,尤其是听到类似「你不行」「你太笨」「你很差劲」这类否定性信息时, 都会让其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从而影响到工作动力。
前边唠叨了这么多,其实就是想表达一个观点,那就是职业倦怠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这过程中涉及到太多因素的影响。所以我们大家不用太对自己要求过高,每个人都会有阶段性的“坏情绪”。
关键是我们要知道它是如何产生的,然后对症下药去解决就好了。

2

如何缓解工作倦怠感?

影响倦怠感的因素很多,所以很多东西我们没有办法去直接解决。更多则是通过侧面的一些行为,去调整自己的心态或者方式方法。

以下仅提供几个我认为可以采取的方法,希望对各位的工作情绪能有些参考和帮助。

| 第一,降低期望值,切勿急于求成。

有些人在职业生涯中会因为给自己设定不切实际的目标而感到失落,比如过度追求虚名和高薪。

相比之下,如果我们设定合理的目标,脚踏实地,不断积累能力,在未来的成长路上将更容易把握机遇,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
| 第二,保持乐观的心态。

乐观的态度可以在情绪方面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挑战和失败。没有人在工作上都是一帆风顺的,谁没在职场里翻滚几次呢?有些专业技术是可以学习的,但有些能力确实是要我们通过实践去学到的。

所以在工作上不要纠结一些小的失误,学会总结学会向前看,总会有方法克服困难。

| 第三,转换焦点,寻找工作中的控制感。

有时候,我们感到习得性无助,是因为我们对工作失去了控制感。

这时候,我们可以通过改变工作方式或者寻找新的工作内容,让自己在工作中获得更多的乐趣和成就感。不合适就去尝试其他的类型,内部调岗或者通过接触其他项目来扩展工作内容,让自己在工作中获得更多乐趣与挑战。

| 第四,持续学习。

在现代职场中,知识和技能的更新换代非常快,如果我们停止学习,一定会被逐渐淘汰。

因此,我们要保持学习的动力,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就像我之前文章里提到的那样,多去了解和触及新鲜的领域。可以不百分百擅长,但是你要知道一些东西。这个过程还会帮助我们形成更深度的思考体系,从而让自己在多个领域中都能收获认可与成就感。

 

说白了,稳住心态并且持续丰富自己,无论在何种情况下,我们都能找到自己的职业价值,创造属于自己的成功故事。

 

-

 

标签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微信公众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