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往的“toC”梦,钉钉来完成?

     分类 [产品经理]
2023/8/21 13:51:28 浏览量  1901 喜欢  48
导读:8月16日,钉钉个人版开放内测,代表着钉钉正式开始“toB”和“toC”两条腿走路。而钉钉个人版其实在今年3月份钉钉收购 Wolai 文档之前就已经开始筹划,往前再推1-2个月,实际钉钉个人版应该已经准备了7-8个月了。

来往的“toC”梦,钉钉来完成?

本篇我们来讲讲钉钉为什么要开始做“toC”,以及对钉钉个人版的一些看法。

钉钉延续来往的“toC”梦

众所周知,钉钉的创始团队是当年做对标微信的“来往”团队,他们本身一开始就是做 toC 的。当年来往声势浩大,誓要和微信一决高下,然而,一方面是阿里强大的“toB”基因在“toC”领域的不适应,另一方面则是微信的社交网络平台效应的护城河实在太高,来往实际上根本就无法撼动微信的地位,最后这个项目被迫放弃。

祸兮福兮,在来往这个项目失败后,团队转战企业端,开发了钉钉这款产品。早期凭借老板们喜欢的强管控的消息“已读”反馈,和配套的简单易用的考勤、OA 套件,成功吸引了大量的中小企业客户。之后的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打造企业生态等方向也迎合了众多企业客户的需求,发展势头一直都很好。疫情三年,更是吸引了大量的学生用户。到去年年底钉钉7.0的发布会公布的数据,钉钉的注册企业组织数量超过2300万,用户数超过6亿,日活用户7000多万(疫情期间最高超过了2亿),付费日活用户超过1500万。从用户数量上来看,如果这是一款C端的社交产品,那么已经是可以和微信抗衡的了。但是,从日活上面来看,那距离微信的日活过10亿则相差甚远。

 

虽然距离微信的日活还有很长距离,但是拥有这么多 C 端用户,对于拥有“toC”梦的钉钉团队来说,自然会想在 C 端产品上再次尝试一把。

成为“1+6+N”的 N后,钉钉的生存压力更大

阿里巴巴今年做了非常大的组织架构调,开始将整个集团拆分为“1+6+N”的组织架构,拆分后的业务线独立运作。当时,钉钉被划分到了云智能集团(包括阿里云智能、钉钉、天猫精灵、达摩院)。最近,钉钉又从云智能集团拆分了出来,成为了独立的“N”中的一个。这意味着钉钉的独立性更强,但是也意味着钉钉需要独立生存 —— 也就是想办法赚钱养活自己。根据阿里巴巴拆分后的第一季度财报,钉钉目前还处于投入阶段,给云智能集团带来的是利润下降。显然,钉钉距离盈利还有一段路要走。而云智能集团本身已经取得盈利,对于要上市的云智能集团来说,剥离钉钉之后财报会更加好看,因此,将钉钉拆分为 N 也在意料之中。

 

toC提供了新的创收路径

最近一期的“乱翻书”播客采访了钉钉总裁叶军(花名:不穷),其中提到了钉钉企业客户付费的比例不足10%(个位数)。也就是,钉钉虽然拥有2300万的企业组织,但是付费的企业组织不足230万,刨去一些个人组织,估计不到200万。而据《财经》早前的报道,钉钉的年度支出在20亿以上,显然目前钉钉的收入还不足20亿人民币,但是应该比飞书高不少,估计在15亿人民币左右(飞书公布的年度订阅收入超过1亿美元)。按照200万的付费企业组织,计算出来的平均年度订阅价大概在750元,这是一个相当低的水平了。要知道,钉钉专业版的定价是9800元,也就是我们估计的200万付费客户里,其实有部分可能是购买了其他增值服务(比如云盘)。

 

实际上,钉钉之所以能够拥有这么多企业客户,很大程度上是免费,而且产品本身确实做得不错。但是,这足不足够让剩余的2000多万家企业组织付费呢?个人认为很难。一方面是钉钉的免费版对于大部分中小企业够用了,而且已经形成了钉钉“免费”的心智,一时间很难扭转过来。另一方面是钉钉当前还不具备直接降级免费版本功能的条件 —— 隔壁的企微、飞书目前的免费版对于钉钉的市场也在虎视眈眈。最后一点是钉钉的付费版本价格对于中小企业其实并不友好,当习惯了免费“白piao”后,让这些企业客户每年付费近万元还是有点难以接受。

 

toB 这条路创收看起来并没有那么容易,那么toC 创收看起来也不是不可以。首先,Wolai 文档本身就积累了一些付费用户(目前是198元/年),如果能够将钉钉上的部分用户转化为付费用户,也能贡献不少收入(假设转化300万付费用户,每年订阅费用200元,能够贡献6个亿的收入)。

 

因此,不管是满足钉钉团队的“toC”梦,还是给钉钉创收,做个人版都看似顺理成章。

个人版功能特性

钉钉个人版目前在内测,主要功能如下:

  • 文档:基于 Wolai 文档,功能和 Wolai 文档基本一致,大家可以参考之前拆解 Wolai 文档的文章:拆解钉钉收购的Wolai在线文档

  • AI:包括文生文和文生图;

  • 云盘:即原先的钉钉私人盘(目前钉钉私人盘已下架),实际上是基于阿里云盘实现的;

  • 会议:支持与个人(不再需要同一个组织)进行在线会议,类似腾讯会议。

 

来往的“toC”梦,钉钉来完成?

 

可以看到,个人版目前并没有钉钉当前的好友和聊天这种功能,也就是其实个人版不算是社交平台,而是定位在个人助手,也就是个人的效率工具。这里其实也能看出来个人版接下来的收费方式,预计会包括文档的订阅费用、AI 算力购买、云盘存储费用和会议时长(对标腾讯会议的收费模式)。

 

从当前的产品功能特性来看,目标人群相对比较窄,使用这些功能的大部分是个人创作者或者自我驱动力比较强的人。而钉钉的大部分用户是企业员工,拥有这些特性的人员可能并不太多,加上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免费版就足够了,所以个人对付费用户的转化率不是很乐观。

 

另外一点,这些功能特性里面,实际上文档和云盘相对来说会对留存有贡献,因为个人的文档和文件资料一旦在一个平台沉淀,要更换还是挺麻烦的。对于 AI 和会议,可以替代的工具很多。我相信目前 AI 还达不到 GPT和 Midjourney 的水准,而对于在线会议,大部分会优先选择腾讯会议。

与钉钉的互通性不强

根据乱翻书播客的采访内容,实际上个人版和钉钉是完全隔离的,产品团队都是两个不同的团队(个人版目前的负责人是 Wolai 的创始人马锐拉)。可以通过切换进入到个人版,如果一个人同时在企业钉钉又有个人版,其实不太方便。这个其实可以理解,因为如果可以互通的话,那么对于企业来说,就意味着内部资料可能会泄露。不过,说实话,其实风险还是有的,如果企业利用钉钉文档建立了知识库,是不是也可以通过复制粘贴的方式转移到个人文档呢?

 

第二个互通点是个人可以加钉钉好友,这就可以在个人版与同事进行连接了 —— 虽然目前个人版没有看到具体的体现。沉淀好友关系,才更有可能积累网络效应。当下来说,钉钉上互加好友的使用习惯其实没有养成。以我自己来说,我从2016年开始用钉钉,7年时间,好友也就40来个 —— 大部分是因为不在同一家公司的,但是需要用钉钉沟通才加的。而同事之间,反而是互加微信的居多。因为,大家心智上默认就认为钉钉是一个工作平台,私交上更愿意用微信。

 

所以,从目前的互通形态来看,钉钉的主平台对个人版的助力感觉不会太大。

个人观点

最后说一下对钉钉个人版的一些个人观点:

  • 钉钉个人版对我个人来说吸引力不大:这倒不是产品功能满足不了需求,而是目前我已经形成了使用其他工具的习惯。如果要用也是体验性的去使用 —— 当然,如果他的 AI 工具能够达到 GPT 和 Midjourney 的水准,那么还是会有吸引力的。

  • 用户粘性不会太强:个人版要吸引用户就得让用户在上面不断投入(参考文章:打造用户“上瘾”的产品),钉钉个人版主要的抓手是文档和云盘,云盘可替代品很多,所以主要是文档。而文档则大部分是创作者使用的,只会有少部分人会长期使用文档,这些人的粘性才会比较强,但这就决定了钉钉个人版的付费用户上限。

  • AI 可能会创造出新的亮点: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使用 GPT 和 Midjourney 还是不太方便,尤其是 Midjourney,没有一定的功底也得不到好的图片。如果个人版的 AI 能够媲美这两个工具的话,还是能够吸引一波尝鲜用户的 —— 当然,也要看定价是否能够接受。

  • 这是一次勇敢的尝试:大企业内部做创新非常艰难,钉钉个人版是一个勇敢的尝试,钉钉独立后能够延续“toC”的梦,还是值得敬佩的。

 

参考资料

  1. Zaker 新闻:330亿!超级独角兽诞生:用户破2.5亿http://app.myzaker.com/news/article.php?pk=64dc36dd8e9f0919873db75f

  2. 小宇宙:对话钉钉总裁叶军:钉钉做个人版,可以理解成微信做企微吗?

    https://www.xiaoyuzhoufm.com/episode/64db6e0580c9ec4c5f5749db

 

标签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微信公众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