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了,产品发布会就得这么搞!
前两天和某创业公司的CEO朋友聊天,他们下个月要发布新产品,计划搞个声势浩大的发布会,线上也准备同步直播,询问我关于产品发布会的建议,我推荐他参考下9月份小鹏汽车G9的发布会。
坦白来说,我特别喜爱看科技类的发布会,如,苹果、华为、小米等手机发布会(小米造车梦的背后逻辑 · 惯性成长效应。),蔚来、小鹏、问界等智能汽车发布会,在我看来,这是浓缩的产品成长历程,也是洞察产品调性的最佳窗口。
智能电动汽车行业如同十年前的智能手机行业,颠覆式创新层出不穷,行业的探索不断向下触底,技术产品力、体验产品力、用户产品力交相呼应,一时错愕,制造业的硬件产品原来早已与互联网软件产品水乳相融、浑然一体。
作为NIO车主,我看完9月份小鹏G9的发布会后,最大的感触是:何小鹏这位CEO可能是位优秀的产品经理,倘若与蔚来比较,且不论产品力和体验谁更胜出,单轮这场发布会,属实秒杀李斌同学。
在我看来,这场发布会的成功是产品思维的胜利,也是教科书般的产品发布会,其实,当时看了直播,镜同学就想分享个中的产品思考,可惜未能如愿,那就借此机会向大家分享一些产品感受。
当然,本文绝非广告、软文,大家可放心食用哦,另外,如果有小鹏汽车的产品同学看到了,麻烦赶紧把我的银行卡转告小鹏老师,咱俩怎么着也得五五分。
希望本文对你有启发。
1、企业问题的根源往往在于“CEO”
“这是一场不是发布会的发布会”。
何小鹏对G9的发布会给了上述定义,并且,他还在发布会上三度提到“组织涅槃、产品涅槃、自我涅槃”,用他的话来说,小鹏到了涅槃的时刻,也做到了涅槃。
他回忆道:小鹏从三个人开始创业,到2020年企业达到了千人规模,再到2023年的两万名员工,一路走来,小鹏的12个高管走的还剩下2个,企业所有问题的根源最后一定在于人,人的根源则在于CEO。
“所以,小鹏的企业问题,归根到底还是我何小鹏的责任”,这是何老师在发布会刚开场时的自白。
说实话,这是镜同学第一次看何小鹏的直播演讲,我也完全没想到何小鹏会以这样纯粹真诚的姿态来开场,瞬间有被共情到。
CEO是企业经营的第一责任人,本就需要对企业发展负责,客观上,CEO在组织管理时也经常会患各种“领导病”,如,我们之前文章分享的“承诺升级”、“独断专行”、“任人唯亲”、“直觉决策(为何你会决策失误?)”等诸多诟病。
但在现实中呢,领导往往会被塑造出“伟光正”的高大形象,似乎都在英明地指挥千军万马,鲜有管理者会主动承认自身的过错,更不要说是在全网直播的公共表达状态下发布“罪己诏”。
镜同学认为,这既是何小鹏的复盘反思,也是其由内到外的自我涅槃,更是真诚的共情表达,我们都知道,真诚是拉进用户距离的最大杀手锏,
因此,这带给我的启发是,我们在发布产品时应谨记:“努力表露真诚但绝非刻意营造”是确保正确开场和的有效手段之一。
想要设计精品就必须直面用户心声,正所谓: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越是向往高处的阳光,越是期望获得客户的深度认可,就越必须从用户中来,到用户中去,就越必须敢于直面用户,倾听用户的吐槽或批评,这个道理对任何PLG(产品驱动型)的企业来说,都是适用的。
说实话,当何小鹏在发布会上直接把用户的抱怨、吐槽打在大屏幕上时,当看到用户言辞激烈的批评指责时,作为资深产品经理,镜同学瞬间心生敬意,因为我深知做到这点其实并不容易。
图-↑ 来源小鹏发布会,用户反馈是核动力
何小鹏称之为“艰难时刻”,但殊不知,破蚕化蝶总是在漆黑的深夜,成长总是在至暗时刻开始生根发芽,批评是爱慕的影子,只要不脱离用户路线,产品力就不会是经营的桎梏。
我们总在口头上强调用户心声,但真正践行的却聊聊无几,大家可以审视下自己过往的工作:多久和客户访谈一次?有没有例行的问卷调研?用户反馈的意见是否第一时间做回复和需求转化?
事实上,你越是尊重用户、在意用户的使用体验,你的产品方向也越不容易跑偏,就如何小鹏在发布会上的自我总结一般:用户心声是核动力。
图-↑ 来源小鹏发布会,用户心声是核动力
所以,他们深度贴合了用户并根据用户的诸多反馈,重新调整了组织战略和行动策略,也才有了G9的横空问世。
“紧贴用户”同样也适用于每个产品同学,随着镜同学在B端产品工作的逐步深入,我也越发意识到用户反馈的重要性,一心闭门造车、只想改变用户往往都是“自嗨”的浅层表现,来源于用户、高于用户需求才是真正的价值创造。
因此,如果你要发布新产品,不妨刻意凸显下你产品的用户反馈和价值主张,这样既有利于拉进用户距离,提高共情的穿透力,同时也是真诚的表达体现。
图-↑ 来源小鹏发布会,贴近用户的价值
具备竞争力的成功产品有很多外在标签,如,技术为王、服务至上、体验最佳、性价比最优等,但无论如何排序,作为商业载体的产品力一定都是无可争议的前置条件。
产品力是1,用户体验则是1后面的0,如果脱离产品力而去谈用户预期,这在前几年还可以说是“PPT情怀”,但在复杂逆周期的当下,往小了说是画饼,往大了说涉嫌欺诈。
小鹏显然深谙其中之道,其在发布会上不仅对产品力做了较大篇幅的讲解,更是将其提炼成了“加减乘除”的战略打法,既清晰、也容易理解和共鸣,如,加法就是标配扶摇架构,把智能、电能、性能做到极致;再如,减法就是根据用户反馈,把低感知的配置做折叠。
图-↑ 来源小鹏发布会,加减乘除后的产品力
这点就很好,我之前也看过某品牌智能手表的产品发布会,大谈特谈其用户生态,但产品本身的基本属性却没怎么讲,因为产品力实在拿不出手,比如,续航拉胯、功能单一、配置低、充电接口不易用等,在内行人看来,这就是典型的运营思维而非产品思维,但产品被运营的前提应该是拥有好的产品力。
除此之外,我认为在讲述产品力时,小鹏还有个细节处理的很好,值得大家借鉴,那就是用客户视角、用户语言来描述,而不是一味地堆砌看不懂的字母组合。
比如,再讲到G9的产品力时,何小鹏特意将其提炼成了诸多用户评论,这些评论就是用户视角的产品表达,用户语言自然更容易穿透用户,也是侧面印证了产品力的强大,不可谓不高明。
这对我们的启发至少有两点,一是,在进行产品发布时应着重突出产品力,强调产品的竞争力内核;二是,应切换到用户视角来表达,最好能借用用户语言来描述,效果会更好。
4、“老用户”决定“可持续性”
图-↑ 来源小鹏发布会,老用户可享特惠升级
图-↑ 来源小鹏发布会,老用户的权益
5、产品定价要学会创造超预期
产品定价一直是各类产品发布会的压轴环节,每到这个时刻,我脑海里也总是浮现小米的1999元和雷总磁性的声音,似乎在诉说:Are you OK?
那么,如何才算是OK的定价呢?
镜同学认为,一定要超出用户预期,让用户有更多的获得感,形成情绪共振,从而催生多巴胺,所谓高手,都是擅长战略性地创作超预期。
小鹏的这次定价,整体来看,是符合这个逻辑的,即,在定价上,创造性的制造了用户感知上的超预期。
从事前预热到现场发布会上的价格极限下探,与同类竞品横向来看,不仅给用户带来了惊喜,更是把性价比这个叙事演绎到了极致,如,低版本的570Pro直接降到了26万元的价格区间。
子曰:民不患寡而患不均也;同样的道理,用户并非单纯地排斥高价格,而是更关注性价比的感知,既有超预期的手法,也有真诚的价格让利,这是小鹏G9定价上的战略正确。
当然,如果要说有什么瑕疵,我认为其产品命名未能做到与定价的完全统一是最大的遗憾:最高定价是35.99万元,其产品名称是650Max,即续航650公里的版本;次高定价是30.99万元,其产品名称是705Max,即续航705公里的版本。
你看,用户就很容易困惑,为何605Max版本必705Max版本定价还高呢?这样的话,用户的理解成本自然就会很高。
当然,真实的情况是605Max把配置拉满了,小鹏显然想借此拉低满配的价格感知,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算是残缺的美吧。
但这丝毫不影响我们在产品定价上的启发,即,要努力做到产品命名与定价的高度一致,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创造性的制造价格感知上的超预期。
图-↑ 来源小鹏发布会,产品定价
好了,以上就是关于小鹏发布会带来的产品启发,大家作为产品经理,尤其是在发布自家产品时可以借鉴一些小鹏的产品发布策略。
最后,简单总结就是:表现真诚的态度、尊重用户的心声、以产品力为核心、兼顾老用户的感受、创造定价上的超预期。
希望本文对你有启发。